对于一个非时尚人士,在CASTING门店列表的品牌里,我只知道YohjiYamamoto(山本耀司)和SHUSHU/TONG。
对店里的品牌进行了解后,我在“做一件衣服”和“设计一个空间”之间,找到了相通的解读方式:一件衣服的材料、工艺和剪裁,分别对应着一个空间所使用的材质、设计手法和整合把控。两个领域的设计师对于各自媒介的定位也有着相似的探索:服装与身体的关系,空间与人的关系,而最终,两种媒介都成为记录时间和记忆的载体。
——编者按
△SongForTheMuteYANGKEHANPengTaiUMAWANG店内部分代理品牌
CASTING品牌集合店,由三位主理人创立经营。其中两位主理人有着海外经营服装买手店的经历,在过往与诸多国际一线设计师的交流合作中,(如GUIDI、UMAWANG、ZIGGYCHEN、SongForTheMute),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先锋设计师资源。
△建筑外立面使用了深灰色水泥纤维板,设计希望建筑是消隐的
城墙
对照之趣
Contrast
店铺选址在南马道巷,在与城墙对望的建筑空间内,CASTING三位主理人希望品牌以现代时尚碰撞古城历史文脉,进而迸发出有关时尚、文化、建筑、艺术的无限可能。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自古就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之地,而CASTING作为传递世界各地设计师品牌和文化的桥梁,与西安这座城市在文化的“接纳和融合”上,形成了鲜明的同一性。
由此,担纲设计的成都团队—易筑设计,以文化作背书开启空间设计的叙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少即是多”的质朴来“塑造”空间特质,但是这种特质(风格)是自发的,而非设计师主动寻求,空间只提供一种想象,使用者可以自由的定义它。
△建筑外部空间
△透过落地窗可看见城墙
长安舆图
翻转之趣
Fliphorizontal
遥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一长安,一百零八坊严整而庄严地排列在朱雀大街两侧。在易筑设计看来,长安是西安的根,城市的概念从这里开始演变。于是,长安,成为空间设计的原点。
设计师取唐长安城舆图意象,将原本常作为平面铺陈的城市平面图进行倒置(水平翻转),转而用作空间顶面,倒置的“地图”凭借粗细线条构建出稳定的秩序感,其材质—软膜光幕犹如倾洒“自然光源”映衬出空间温润、柔和,在地文化通过隐匿的转译,为当代空间所用。
△唐长安城平面图与空间顶面对比
△一层空间顶面
△二层空间顶面与木柱衔接处
同时,对于顶面的这一实践也暗含了易筑设计的另一理性思考:解决问题。原建筑为一栋三层仿古建筑,地下一层空间逼仄低矮,没有自然采光,存在阴暗潮湿的问题。
△原建筑外部和周边情况
△原负一层空间状况
对场地分析后,设计师通过在一、二层地面切出一个“地面洞口”来打通三层物理空间,空气和阳光由“洞口”被引入地下一层,形成自然循环。软膜光幕自身的通透也延伸空间纵向高度。基于此,“长安舆图”顶面向上延展至一层、二层,成为三层空间一致的视觉表达形式。
△贯穿三层空间的“洞口”
△负一层现状
立柱
联结之趣
Connect
如果“长安舆图”是致敬传统文化的起点,立柱便是空间中激发感知的力量所在,且在天光交织下将空间在纵向上“合为一体”。如此通联,弱化空间三层的“边界感”,空间以“空”退让为背景,人与服装成为主体。这也是易筑一直秉承的价值观:生命高于生活,生活高于建筑。
△负一层为花岗岩石柱
△一层空间的亚克力立柱
△二层空间顶部的木柱
△空间爆炸图
在空间设计之初,以何材质和设计手法回应CASTING的品牌文化中“东西方融合”的联结,对易筑设计来说,是贯穿始终的设计思想。
设计师想到了立柱,以“连接”回应“联结”。柱,在东西方建筑语境下分别对应着木柱与石柱。雅典卫城的多立克柱式,唐代木构建筑中的木柱均是例证。而作为连接二者的第三种材质,设计师使用了现代材料—亚克力。
△雅典卫城建筑(左)南禅寺(右)
△二层木柱
△负一层石柱
原本的亚克力是透明的,设计师有意打磨成朦胧质感。在东方文化艺术中,创造“抽象”的模糊意义比“现实”更值得求索,具有朦胧感的立柱也可以是艺术装置,它体现出一种不确定性的趣味。
△朦胧的亚克力立柱
空间中的木柱来自成都仁寿县约年的老宅,石柱则与雅典卫城中的石柱源自同一个产区。材质确立后,如何将没有构件的三种柱子衔接起来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难点。
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师将衔接处浇灌融化的树脂作为粘合剂,使两种材质的柱子在衔接处形成自然过渡,且衔接处均有不同的渗透肌理,从而喻指多维度艺术的交融。
△原材料和制作过程
△烘烤过程
△木柱与亚克力柱的衔接处犹如山峦起伏
就这样,12根以石为底(负一层)、9根木为顶(二层),9根亚克力(一层)作为承上启下,三种异质性元素虚实结合地“支撑”起一个三层空间。如果立柱的故事仅仅到这里,还没有达到设计师的意图,因为一个致力于激发想象的空间一定存在某种隐喻。
位于天津市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以时代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氏营造,其结构中最重要部分,是木质之构架,即建筑之骨干。
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独乐寺观音阁的三层剖面,CASTING立柱“贯穿”三层空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于西安城墙下与古人的建筑智慧产生了掷地有声的回响。
△独乐寺观音阁剖面图
“古韵”不需要依赖于过去具体的园林或者古建筑形态,它应该是创新的,具有启发性的,并与人产生积极的互动。这也是易筑一直的坚持:了解自我、思考当下。
对应到服装设计中,这样的理念依然有着很强的互通性。ZiggyChen每一季都首要考虑面料和工艺,并且注重古今中外元素的杂糅,以ZIGGYCHEN22SS主题“INACGRAPHY”无为的图像为例,中国古画中的图腾元素从纸页分离出来,被模糊不清的笔触描绘,置于22春夏系列的面料上,这是设计师对生活在绘画世界中的人物轻松诙谐的致敬。
△左二为ZIGGYCHEN22SS主题“INACGRAPHY”无为的图像系列,右一为早期作品
装置
扭转之趣
Twisting
回到空间本身,由于原建筑空间三层各自独立,缺乏明显的导览动线,设计师将打通的“地面洞口”放置在入口附近,既解决负一层场地问题,又旨在为顾客提供第一观看视角,视线的延展有助于消解空间的物理阻隔。
△地面洞口位置
为了进一步引导顾客向二楼行走,设计师在楼梯顶端设置一个照明装置,装置汲取中国古建筑中飞檐椽元素,将其叠加扭转变形,为了结合照明,将飞檐椽的雕花通过钢结构衔接。整个装置悬在空间顶层,飞檐的形态也呼应了整个建筑的双面坡屋顶。
△照明装置细部
△意向图
△装置汲取中国古建筑中飞檐椽
装置「耦合共生」是在空间“柱”的基底上进行的二次创作,由装置艺术家灿灿创作。装置灵感源于现代画家GeorgiaOKeeffe的作品:《那些神秘充满生机的花朵》,当黑色的三色堇脱离于平面来到现实空间,似乎在封闭的空间中寻找出口,黑与白、狂热与冷静、矛盾与融洽,它的体量和姿态的延伸,昭示出与空间静谧平和截然不同的生命张力。
这时,花朵也成为载体,将艺术与美的思想以花粉的形式扩散出去,空间“柱”作为花朵的根茎来提供养分,这是空间设计之外的点睛之笔。
△花艺装置贯穿三层空间,EVA材质,采用珠光质感技术
彩蛋
铸造之趣
Casting
与过往案例不同,在我看来,在CASTING这个项目中,空间设计不再是单一意志,而是服装设计师、主理人和易筑设计师,三者通过不同的媒介,表现出近乎统一的意志且相互影响的投射到建筑场域中。通俗地讲,大概是一种坚持自我且“逆潮流”的匠人精神。山本耀司的话很好的概括了这种精神:我对时尚并无兴趣,我只对怎么剪裁感兴趣。
△质地柔软的Edrapack北极熊沙发
△空间中的“敦煌椅”
回到空间软装上,那一把不起眼的木质长凳,由易筑设计与岩开合物的木作匠人共同创作。它以敦煌壁画中北魏时期禅椅为原型,被设计师称为可以代表东方的“敦煌椅”。
“敦煌椅”外形简单质朴,以柏树木为原材料。建筑师相信,空间是生活的容器,岩开合物的匠人认为,木作是时间的容器。木作,存于空间,便开始散发它由时间沉淀而成的磅礴生命力。
“敦煌椅”难点在于长度2米但是底下无构件支撑,只依靠燕尾榫便可承载五百斤的重量,且腿板与座面是一个整体。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敦煌椅以极简的面貌呈现,它在那里,平静又蕴含东方之美,看似简单却凝练诸多思考和智慧在其中。这与CASTING整个空间的设计手法亦有着相通的逻辑。
△敦煌椅燕尾榫结构
△用来挂衣服的铜环,亦是由手法打磨,凿痕清晰可见
设计尾声,易筑为CASTING送来了一个彩蛋:设计师找来铸铁亲手铸造了CASTING的LOGO,最后用作吧台上的标示。以致敬匠人精神为空间设计带来收官之笔,而CASTING这个英文单词,本来的意思—铸造,也暗含了本文自始至终所推崇的一种精神。
△铸造过程
△成品
这种精神,指向在当下环境中依然坚持以真正的“常识”去探寻事物本质的思考,正如山本耀司所说:“我在时装上的坚持,也许类似于那些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的独立电影导演,他们或许不是票房灵药,但是,这些导演的作品中有个切口,让你不由得对人生和生存的意义产生思考,并为之感动。”撰文:高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