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编带你涨知识动物的ldquo现
TUhjnbcbe - 2021/11/5 21:52:00
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24/4315789.html

点击蓝字╳
  蚂蚁脚爪里的肌肉,是一个高效率的发动机。它是由成千上万台奇妙的“小电动机”组成的。它的“发动机”用的是机体内的特殊燃料——磷的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效率比飞机上的发动机还要高好几倍。所以,小小的蚂蚁能拉着超过自己体重50倍的食物前进,其奥妙就在这里。

鹰——望远镜


  鹰的视力非常敏锐。因为鹰眼有两个“凹”形结构,当中有一种灵敏的光感受器,密度高达每平方毫米万个,而人眼只有14万个,所以鹰能从高空迅速识别并准确捕捉地面的动物。


  海鸥——海水淡化器


  海鸥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把海水淡化。原来在它的嘴眼间有一分泌腺分泌液体。这种液体能够把又咸又涩的海水转化为淡水。


  北极熊——光电管


  北极熊身上的毛是空心的小管子,实际上就是一根根微细的“光电管”,只有紫外线能沿着中间的空心通过。北极熊就利用这些“光电管”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使体温升高的。这样,它身上的毛就好像“织成”的一件能自动升温的皮大衣,使自己自由自在地活动在冰天雪地里。

人造血红素的发明

血红素是血液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它常作为血红蛋白和某些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内的传递和氧化还原作用。人造血红素是德国生物化学家汉斯·费歇尔发明的歇尔出生在德国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因家庭经济困难,小时候没有上学读书,但小费歇尔非常聪明,又特别逗人喜爱。他生活的那个村子的主人见他十分乖巧,特别喜欢他,并愿意拿钱资助他上学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他以超人的才华考上马尔堡大学,23岁时就获取化学博士学位。

27岁时,费歇尔全身心地投入到血红素的研究之中。从年到年,费歇尔整整花了8年多的时间对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血红素是一种含铁的卟啉化合物;还发现,当把胆汗中的胆红素分子碎裂一半时,在胆汗色素里就有血红素的成分出现。在实验中,他还发现血红素的结构同吡咯类似,这一情形证明了一切结构与吡咯类似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用来制得人造血红素,并证明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同从血红蛋白得到的分解物完全一样。费歇尔的这一突出贡献,使他获取了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LED灯

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的故事几乎众人熟知,熟悉到已经缺乏新鲜感了。爱迪生的白炽灯在诞生后统治了世界一百多年,而在当代被人们追捧的则是电光源的新秀——LED灯。这是一个我们常常看见的词,意思是“发光二极管灯”,它的诞生,还有一段波折的传奇故事呢。谁能想到,如今万众瞩目的新光源曾经是被人们抛弃过好几次呢?


  年,英国物理学家朗德(H.J.Round)在研究碳化硅晶体时,意外地发现,当电流通过碳化硅时,碳化硅会发出暗淡的*色光。


  爱迪生发明的钨丝灯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电流在通过钨丝时产生极高的热量,温度可以达到摄氏度以上;钨丝处于高温的白炽状态时,就如同烧红的铁一样发出光来。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钨丝灯有两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首先,它的能量利用率不高。光只是钨丝发热时的“副产品”,大部分的电能都被热量消耗掉了;其次,高温会不断蒸发钨丝上的钨原子,白炽灯的寿命会很短。


  而碳化硅发光的原理则完全不同:出于某种特殊的物理结构,电子可以直接激发光线,直接跳过了“高温”这一步。敏锐的朗德立即想到了利用碳化硅作为新光源的意义,但它的光实在是太弱了,恐怕只有盲人才能忍受在这样的光线下阅读。在几年的努力研究后,一无所获的朗德最终放弃了这项研究。


  一晃十年过去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两位德国科学家重新把这项研究从科学界的“垃圾堆”里翻了出来,他们使用的不再是碳化硅,而是锌硫化物和铜中提炼出的*磷。和碳化硅一样,*磷也拥有特殊的物理结构,能在电子的激发下发出可见光。这些物质统称为“发光二极管”,也就是LED。不幸的是,两位科学家把情况想得太过乐观了,在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之后,最终他们也没有战胜这过分暗淡的光线。千里马易寻,而伯乐难得,LED的美丽光芒,就这样又被埋没了起来。


  弹指一挥间,到了5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投身到了LED灯的研究中。经过许多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年8月8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可实用的红光LED。又过了10年,人类又制造出了第一个*光LED,而且这个时候的LED灯的亮度被提高了10倍。


  大家或许已经注意到了,LED灯,根据材质的不同,只能发出单色的光。砷化镓二极管能发出红光,碳化硅二极管能发出*光,后来人们又发现磷化镓二极管能够发出绿光,但人类最需要的,是白光。想要合成白光,仅靠红光、*光、绿光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蓝光。


  寻找蓝光LED的道路是崎岖的,也是漫长的。60年代末,日本学者赤崎勇就开始研究基于氮化镓基础上的蓝光LED,这项研究一直兢兢业业地进行了近30年,他和学生天野浩为蓝光LED的研究做出了许多贡献,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年,在日亚化工工作的中村修二用烟氮化镓制造出了亮度很高的蓝光LED灯。他们也凭借这项研究成功,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蓝光LED的出现,立即给人类带来了白光LED灯,它最大的优点当然是发光效率高:一个白炽灯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转化率只有10%左右,而LED灯可以达到60%,利用率比节能灯还高;第二,它寿命长达10万个小时,可以使用10年以上,而白炽灯的寿命只有0小时左右;第三,LED灯需要的电压很低,几伏特就足够了,安全可靠。


  目前,因为造价较贵,家用的LED灯还不普及,但LED灯早已广泛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从手电筒上小巧明亮的LED灯,到街头的红绿灯,再到液晶电视机采用的、更加明亮鲜艳的背光LED灯,我们无时不刻在享受着前人智慧的成果。人们推算,到了年,LED光源将成为最便宜的光源,假如届时它能够在全世界普及,那人类用于照明的耗电将减少一半。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编带你涨知识动物的ldquo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