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书单无论如何,爸爸就是爸爸
TUhjnbcbe - 2021/8/17 19:0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程少为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53920294540497&wfr=spider&for=pc

其实,关于爸爸的书单已经有很多了,作为亲子阅读的重要领地,“爸爸书”可一直是各路书单争相攻占的关卡。不过,这些书单里大多走的是温情路线,温馨的、搞笑的、感恩的、其乐融融的。

只是现实里还有一些“小众”的爸爸们,比如:人在而心不在的爸爸、离婚后的爸爸、死了的爸爸、疯了的爸爸……

都说父爱如山,所以当爸爸们因某种原因而缺席时,他也依然在我们心里。毕竟,无论如何,爸爸就是爸爸呀!

《爸爸的头不见了》书名听起来就很无厘头,故事就更是搞怪了。开篇第一句就说:“我爸爸的头不见了!现在他的肩膀上什么都没有。”

《爸爸的头不见了》

法/安德烈·布夏尔著

英/昆廷·布莱克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没有头的爸爸行动起来必然有些不便,笨手笨脚地把家里的东西撞得东倒西歪,还打碎了妈妈的花瓶(对,这回可不是儿子干的)!妈妈和孩子们慌乱无措,满屋找头,随后她们想到可以齐心协力给爸爸做一个头,而且竟然效果还不错!

很快,她们就发现顶着一颗假头的爸爸可能比原来的爸爸还要好,孩子们闯了祸不会被批评了,妈妈晚上睡觉也不会再听到震耳欲聋的呼噜声了,做家务、买玩具更是指哪打哪。

可是,如果只是听话,而不能交流,这样的爸爸又有什么意思呢?

突然有一天,爸爸带着他真正的头回来了!原来,爸爸为了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个超级棘手又无比重要的工作,就把自己的头留在了办公室。

爸爸的头回来了,他的胡茬、他的呼噜、他讲故事的声音也全都回来了,这才是孩子们真正爱的那个真实的爸爸呀。

现代社会里,不光是妈妈们要在家庭和工作中艰难平衡,爸爸们也很不容易呢!忙成这样,还是想办法回到家陪伴妻子和孩子,如此“分身术”真是好笑又心酸。

有些爸爸就没这个眼力见儿了,作为爸爸,连孩子都不能陪,还不如拿去换金鱼呢!美国作家尼尔·盖曼从和儿子的对话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图画书《那天,我用爸爸换了两条金鱼》。

《那天,我用爸爸换了两条金鱼盔》

美/尼尔·盖曼文

美/戴夫·麦基恩图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故事中的爸爸整天只知道坐在电视机前看报纸,对任何事情都不管不问,所以当儿子看到小伙伴那两条漂亮的金鱼时,就用爸爸做了交换。虽然这是在用其他东西交换无果之后的无奈之举,但用爸爸来换还是被称之为一个“好点子”。

只不过,妈妈却不这样看。金鱼还没喜欢够,小主人公就不得不抱着鱼缸去把爸爸换回来。结果,一个还不如金鱼的爸爸,自然也不如电吉他、大猩猩面具、和一只雪白的兔子——爸爸早已经被转手换了好几次了!

于是,我们的小主人走过的世上最远的路,就是换回爸爸的路。这一路更像一场冒险之旅,有和妹妹的拌嘴,也有惊险发生。最后,他们终于见到了兔圈里的爸爸,坐在草丛中,嘴里啃着一根胡萝卜,还读着他的报纸——包括在回家的路上!

兔圈里的爸爸??

爸爸的失而复得,让孩子意识到,尽管他不是一只好兔子,但还是一个好爸爸。

我们一到家,妈妈就说了一通“看看他这幅样子”之类的话,然后就让他去洗澡,还把他所有的衣服都拿去洗了。

爸爸洗澡的时候,妈妈训了我一顿。训完我之后,她要我做出保证,让我发誓再也不、永远不、绝不再用爸爸去换任何东西。

于是,我做出了保证。我再也不会干这种事了。

无论如何,爸爸就是爸爸。尽管妈妈对他牢骚满腹,孩子觉得他不如金鱼,但是只有爸爸坐在那里,这才是一个家啊!

所以,希望现实生活中那些坐在电脑屏幕前只顾着看手机的爸爸们也长点儿心吧,对你来说只是换了个地儿“看报纸”,对孩子们可真是惊天动地啊。

想起一本非童书《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用童话的方式讲述了只知道杀恶龙、救公主、建立赫赫战功的骑士,因为常年穿着盔甲,最后竟然脱不下来了。妻子抱怨他冰冷疏远要离他而去,儿子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如何跟他交流。骑士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重新得到妻子和儿子的爱,走上了脱下盔甲的征途。毫无疑问,这是一本给成人看的童话,但也不仅是给爸爸们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不如金鱼的爸爸,也是爸爸,还能怎么样呢?玉碎还是瓦全,一直是一个问题,恐怕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但离完婚之后,不管孩子是否和爸爸生活在一起,都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表现单亲家庭的图画书也有不少,比如经典的《我的爸爸叫焦尼》,比如我很喜欢、但已经绝版了的《爸爸的新女朋友》等等。

想着重介绍的是麦克·莫波格的小说《我的爸爸是北极熊》,作者说这本书里藏着他自己的故事。

《莫波格现实题材儿童小说(全9册)》

《我的爸爸是北极熊》

这本书出自“莫波格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系列,这套书文字量都不大,但主题却很深刻。本书中的主人公和哥哥从小就和继父一起生活,妈妈对他们的生父只字不提。原来妈妈生下他们不久,爸爸就在二战中参*了,妈妈很快爱上了另外一个男人,于是亲爸爸回来之后为了不打扰他们的生活,默默离开了。

我的生身父亲,那位不辞而别的父亲,从此成了我们家的禁忌,成了一旦提起就会被连身“嘘嘘”给压制掉的禁忌。

正如我们知道的,孩子虽小,但却并不是被动地承受他们的命运。尽管和继父还算相处愉快,他们也不会放弃用自己的方式探寻这个谜。

哥哥发现爸爸是一位演员,即将在一场剧目中扮演北极熊,于是两个小孩子就坐在观众席上“见到了”他们的爸爸,张着大嘴凶猛地咆哮着的北极熊爸爸。哥哥还偷偷跑到后台和爸爸短暂相见,得到了爸爸写在剧目单上的祝福:“永远永远幸福下去!”

时光飞逝,这个不在他们身边生活的爸爸却以无声无形的方式无时无刻不呆在他们身边。14年后,一家人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在屏幕里看到了爸爸,尴尬的氛围瞬间弥漫开来,可妈妈依旧闭口不谈。

“很久很久以前,您曾在伦敦演过北极熊,是吗?”

“是。”

“您在电视剧《远大前程》里演过那个逃犯,是吗?”

“是。”

“那么,我想,我是您的儿子。”

父子的重逢与相认是在母亲过世以后,上面这段对话简直读到泪崩。7岁多的女儿读完这个故事向我复述的时候,也是哽咽地说不出话来,她觉得那么多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即便长大了相认了,一年也只能见一两次,实在是太让人伤心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的阻隔也没有切断维系亲情的爱,不也是世间最温暖的事吗?毕竟,无论如何,爸爸就是爸爸呀!

那么,如果爸爸真的离我们而去了,连生命都不存在了,该怎么办呢?他会回来吗?他会怎么回来呢?

《遇见空空如也》

孙玉虎著

连环画出版社

在儿童文学作家孙玉虎的桥梁书《遇见空空如也》中,“我”的爸爸去世几个月了,“我”却一直沉浸在失去爸爸的悲伤中,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传说中叫“空空如也”的怪兽,它喜欢以内心荒芜的人为食,被它吃掉之后人就会像被关在一个房子里,永远也出去。

难道这座房子比我看到的还要空?空到可以装下世间万物?

我不信,世界上除了人的内心,还有什么能如此深广、如此空旷呢?

作品以象征的手法将失去亲人之后复杂纠结的心理状态呈现了出来,既难过又不愿去面对,不想面对却始终无法释怀。“我”在多次努力无果之后,越来越绝望,终于想到了爸爸,突然爸爸就站在了“我”面前,拉着“我”的手冲出了这座房子……

爸爸真的回来了吗?当然没有,但解铃还须系铃人,空缺的心必须用爱来填补,也只有爱才能帮他找到勇气和力量。

有时候作家也会在作品中帮助孩子们实现这个愿望,让爸爸短暂地回来一下,哪怕是变成另外的样子。

儿童文学作家彭懿的幻想小说《我把爸爸养在鱼缸里》中,小主人公水娃的爸爸是一位潜水员,在打捞沉船时不幸丧生。爸爸生前常对水娃说:

“儿子,爸爸是不会死的!一个潜水员,是永远不会死的,即便他在水下遇难了,也会变成一个水妖的。”

《我把爸爸养在鱼缸里》

彭懿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转眼,爸爸去世已经快一年了,妈妈已经有了新男朋友,水娃每天都盼着爸爸回来——他不想要一个新爸爸,而且他觉得妈妈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爱他了。后来,水妖爸爸竟然顺着自来水管道,从水龙头里回来了,还有了很多神奇的魔力,不过他不能离开水太久,水娃就把爸爸养在鱼缸里,装在矿泉水瓶里。几日的相处,父子俩彼此陪伴,倾吐思念,也发生了很多惊险的故事。

在水娃7岁生日那天,他收到了爸爸用魔法送给他的最神奇的生日礼物,爸爸完成了他死后的心愿,要离开这个人类生活的世界了。那一刻,水娃明白,在没有爸爸的世界,他必须要长大了。

这个故事曾以《怪兽爸爸,爸爸怪兽》为名出版,在我介绍的这个版本中是两个故事的合集,第二个故事是科幻小说《星虫》,主人公以为妈妈死了,其实妈妈是被外星虫捉走变成了怪兽,本篇就不赘述啦。

《斯洛格的爸爸》是国际安徒生奖得主英国作家大卫·阿尔蒙德的作品,他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让爸爸的回来显得颇为神秘。

《斯洛格的爸爸》

英/大卫·阿尔蒙德著

英/戴夫·麦基恩绘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斯洛格,老兄,”我说,“你的爸爸死了。”

“我知道,戴维。不过,那是他。他又回来了,就像他说过的那样,在春天里回来。”

斯洛格的爸爸是一个垃圾清洁工,为人谦逊善良,一家人都过得知足而幸福。也许是被垃圾堆的里细菌所感染,爸爸患上了绝症,身体从脚趾开始一点点腐烂,不得不一次次截肢,最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生前对斯洛格说,他一定会回来的,到了天堂他会把失去的腿要回来,再在春天回来看他。

不幸的降临为这个贫穷的家庭笼罩了一层阴霾,但作者没有渲染他们的绝望和苦难,而是始终平和、乐观和坚韧,就像爸爸安慰斯洛格的话一样。所以当爸爸“回来”的时候,斯洛格没有理由不相信。叙述者“我”,即戴维却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故事的诡异之处就在这里,戴维不断地试探这个被斯洛格称为爸爸的陌生人,可他确实可以答出所有的问题。

人死了之后,真的可以变成另外一个面孔、带着所有的记忆,再回到爱的人身边吗?你是会像戴维一样充满怀疑,还是会像斯洛格一样坚信不疑?我想,不论如何,我们都希望斯洛格能够永远怀有希望。爸爸就是爸爸,不管他在哪里,都会一直在我们心里。

本书插图来自被成为“*才画家”的戴夫·麦基恩,就是《那天,我用爸爸换了两条金鱼》的绘者,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他的画总觉得有点阴森森的感觉,在这本书的死亡主题和魔幻风格之下,更显暗黑。比如上图中,斯洛格把代表爸爸的纸人一节一节剪掉,表现爸爸被截肢的过程,看得触目惊心,也有点儿瘆人。

同样来自大卫·阿尔蒙德的作品,《会飞的爸爸》里的爸爸没死,爸爸疯了。

《会飞的爸爸》

英/大卫·阿尔蒙德著

英/波丽·邓巴绘

南海出版公司

故事的开头,小女孩莉齐负责叫爸爸起床、吃饭、穿衣,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幽默桥段,读着读着却发现这个爸爸确实有点不一样。他要报名飞人大赛不是说着玩儿的,他会趁莉齐不在的时候捉苍蝇吃进嘴里,偷偷用羽毛制作翅膀——他想飞,他真的想飞,而且他相信靠这些他就可以飞。

原来,莉齐失去了妈妈。所以爸爸就变得有点儿精神恍惚,像个孩子一样,照顾爸爸的重任也就落在了莉齐的身上,尽管姨妈多次说要把莉齐接走,但莉齐不愿意离开爸爸。当她发现爸爸想飞是为了变成飞人,让自己以他为傲,莉齐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她要陪爸爸一起飞,尽管这看上去有些疯狂。

莉齐摇着爸爸的胳膊。

“现在明白了吗?”她问,“翅膀也许不能让我们飞上天,但不管发生什么,我们俩都会在一起,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一起搜集材料制作翅膀,一起孵鸟蛋,一起应对周遭异样的眼光,一起在装备豪华的参赛队伍中披着自己制作的翅膀,乘着信念跳向天空。所以这是一个父女之间彼此守护的故事,一个爱的故事,尽管他们都爱的那个人,已经离他们而去。

“我看起来还不错吧?”莉齐又问。

“你简直可以拿满分。我看起来怎么样?”爸爸问。

“你看起来就是飞人!”莉齐说。

他们给了彼此一个拥抱。

“如果你妈妈能看到我们的现在的样子,该有多好啊!”爸爸说。

他们挥舞了几下翅膀。

“妈妈,你好!”“亲爱的,你好!”他们轻轻对着天空说。

这本书的插图绘者是波丽·邓巴,她可爱的画风与文字相符,只是我们读到的都是不可思议的日常,心里却在笑着流泪。阿尔蒙德总是在悲伤的故事里,把浓浓的爱和信念给予我们。痴傻了又如何,他依然是那个想要守护女儿的爸爸。爸爸就是爸爸。

前面介绍的这些故事里,爸爸们或者在一地鸡毛中分身乏术,或者多少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遭到孩子的嫌弃,或者在生活的艰难和生命的无常中黯然退场甚至不幸殒命……但大多数的爸爸还是尽职尽责、平平安安地陪着我们长大,从婴孩到少年。他们的光环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慢慢暗淡下来,曾经的崇拜变成一次又一次争吵。

《猫咪就是猫咪》

美/埃米莉·切尼·内维尔

河北教育出版社

纽伯瑞金奖小说《猫咪就是猫咪》中的14岁少年戴维经常和爸爸吵架,从听什么音乐、养什么宠物到选什么课,处处意见不合。每次吵完架,戴维都会跑出门去,到邻居凯特阿姨家里撸猫。他眼中的爸爸严厉、专制、无聊、刻板,总是干涉他的个人事务。于是,爸爸不喜欢猫,他就非要养一只叫“猫咪”的猫带回家。

猫咪成为了串起了后面故事的线索,戴维认识了“少年犯”汤姆,一个辍学的19岁少年,并成为了朋友,他有一个非常糟糕的家庭和一个不负责任的爸爸。在帮助汤姆的过程中,戴维的律师爸爸没有批评他交友不慎,而是冷静、无私的提供了很多帮助。后来他认识了同龄女孩玛丽,在爸爸知道和他和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批评他,而是提醒他要把玛丽安全送到家,还帮他跟妈妈扯谎。当凯特阿姨遇到财务上的麻烦时,爸爸也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义务帮她处理法律问题。这些都让戴维认识到了爸爸的另一面,而父子之间也在一件件事件的磨合中,慢慢学会了沟通。

事实上,通过养猫我们确定了一件事:我和老爸的争吵才是导致妈妈哮喘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俩都尽量表现好点儿,在许多事情上我们以前都习惯用吵架解决——比如我的爵士乐唱片——现在我们会互相打趣来化解矛盾。不过偶尔我们仍然会大吵一架。

戴维的爸爸就像我们身边很多普普通通的爸爸,甚至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另一半),故事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更没有幻想没有冒险,看似简单平实的情节,细嚼之下却能满口回甘。

以上八本“不一样的爸爸”,但愿可以充当浓浓的父亲节氛围里的特调饮品。别看这些爸爸们多少都有点“惨“,但故事的内核里还是有满满的爱在流动。

无论如何,爸爸就是爸爸。

作为结尾彩蛋,我再推荐两本“另类”的爸爸书凑个整:

《我爸爸的小飞龙》

《很久很久以前》

第一本《我爸爸的小飞龙》,这不是一个讲述父子亲情的故事,而是以“我”爸爸为主人公的幻想故事,如果爸爸小时候有冒险闯岛和骑龙飞行的经历,这还不够酷吗?

第二本《很久很久以前》,它从书名到故事都跟爸爸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几篇创世寓言的合集,但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个爸爸!他就是英国桂冠诗人特德·休斯,他和前妻西尔维亚·普拉斯的情感纠葛争议了半个多世纪还没完,连带着他们的孩子们也不断卷入舆论之中。作为吃瓜群众,如果只吃劈腿、自杀的瓜好像也就那些事,但是阅读他们写下的童书却可以窥见大诗人们作为普通父母时的一面。我每每把这些故事和他们的诗作及八卦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像在还原一份立体的拼图,特别有意思。

所以呢,这两本彩蛋顶多是跟“爸爸”搭了个边儿,至于更多的爸爸书,一篇书单也写不下,回头再说吧~

(完)

阅读推广人苏林的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单无论如何,爸爸就是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