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越南为啥不可能工业化
TUhjnbcbe - 2021/8/12 15:38:00
这两天手头事情有点多,本来在写阿富汗,你要是认真去看看,就会发现这个国家其实挺神的,不但现代神,三个帝国栽倒在它上面,其实古代也神,喜闻乐见虐三哥的事干了不少,顺带着还推了带嘤帝国最关键的一把,要不然有没有工业革命都两说。就不剧透了,反正到时会发上公号的。这篇是专门写给一些思辨水平较高的朋友看的,下面算正文。前天发了那11个三哥放翻越南全国的事,当时在文章里说,关于产业转移,就算美国再有心,只怕越南也无力了。不少评论说,不一定,最多也就迟缓几年,说不定还会加速。其实真不会。在这个疫情之前,越南本来还可能有最后一波机会,但疫情一来,越南连这最后的机会也彻底没了,只怕越南粉这种特殊商品会存在很长时间。为什么这么说呢?1我们要先刷新一下概念,两句话:第一句是所有的主义,都是生意;第二句是如果有人说他的主义不是生意,那他一定在骗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上上下下,差不多所有的电视台、报纸都在宣传两个词:碳达峰、碳中和?凡是能被宣传的,肯定是对我们有利的事嘛。兔子向来不是傻子,向来无利不起早,如果对我们没什么好处,只怕连说都不会说,怎么会拼命宣传,各级*府还在大力推进呢?那么就来看,为什么要搞碳达峰、碳中和?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不少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文章,当然还有图片,像前些年登了一张刚死掉的北极熊的图片,应该是因为缺乏食物,整只熊已经瘦得只剩一张皮了。据说美国山林大火、澳洲大火,也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当然,还有“厄尔尼诺”现象。这些事听起来,都是很道理。对于全球是不是正在变暖,世界各国的气候专家还在争论中,有人认为变暖了,有人认为没有变暖,还有人说不管气候有没有变暖,但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所以必须搞一下。像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就说,科学家将6亿年以来全球温度和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数据显示,在过去的6亿年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在逐渐降低,在过去的万年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再讲一个更直接的例子,前段时间云南不是有群大象,一路向北迁徙。当大象还在往昆明前进的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南返,当时很多网友都在说,这群大象可能想回河南老家看看,毕竟河南的简称“豫”,就源自于大象啊!那段时间,大家得到的科普应该不少吧。也应该知道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其实是遍布大象和犀牛的吧,有大象和犀牛的地方,应该是热带气候吧?那就说明古代气候比现在热,地球在变冷啊。2那么,对碳达峰、碳中和,要不要赞成?毫无疑问,当然要!这是为什么呢?还记得最上面说过的那句话吗?所有的主义,都是生意。有没有发现,吹全球变暖的,要搞碳达峰、碳中和最厉害的,是不是主要就欧洲?中国是这一两年,调子才变高了起来。之前中国可不是这种说法,而是不断在说在历史上,发达国家已经排放了很多,而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怎么排放,所以要考虑到历史因素云云。这什么意思?说穿了就是不赞成,不想搞,但又架不住欧洲大帽子嘛!还有一个国家:美国。美国什么态度?奥巴马时代,勉为其难,签了巴黎气候协定;特朗普一上台,大骂气候变化是谎言,二话不说,立即退群,弄得欧洲很不高兴,成为欧美主要矛盾的焦点;为什么这些欧洲领导人气势汹汹地对着特朗普?你辛辛苦苦挖了十多年的坑,这家伙一句话就退出了,你愿意吗?拜登上台后,为了拉拢欧洲,一起对抗中国,才说要重返气候协定。但是转眼间,当时中国和美国关系还冷冰冰,就派了前国务卿克里作为气候变化特别代表克里飞到上海,与中国气变特使开展对话。克里干嘛要眼巴巴跑来呢?因为美国也是能耗大户,排放量厉害得很,而且美国页岩油也搞得很厉害,之前还要进口中东原油,自从搞了页岩油后,不但能源自给,还能出口抢国际市场。页岩油,不管是美国国内消费,还是出口国外,所产生的的碳,可都是算在美国头上的。欧盟早就吵着要在今年9月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变峰会上提出碳关税。搞碳关税,就要搞碳市场、碳交易,这块中国早在年就在搞了,无非走一步看一步,美国可是连内部碳价机制都没搞成,短期内没法搞碳关税,要是被欧盟抢了先,会被动得一塌糊涂。明明中美关系不好,克里为什么厚着脸皮跑来?不就是看到中国之前的态度,想来联手,一起对付欧盟吗?克里前脚刚走,中国就更加大力度,猛推年碳达峰、年碳中和了。这态度就非常清楚了。是不是有点品出什么味道来了?3那就说白了吧。欧盟,主要是德国、法国两家,为什么要搞碳达峰、碳中和,说穿了就是为了阴中国和美国。阴中国,是因为从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技术提升得太快,德国、法国压力太大,老琢磨着用什么办法来迟滞中国一下。阴美国,是因为欧美其实并不一条心。尤其在经济问题上,大家其实矛盾也挺大。美国人用起电来,向来大手大脚。不管是农业,还是生活用电,都浪费得一塌糊涂,就连汽车,排量也比欧洲起码要大一号。如果能阴到美国,欧洲可以多吃多占一点。为什么瑞典环保少女产自欧洲,为什么平平常常一个少女,也没见得有多出色,欧洲国家却在拼命捧她?事出异常,必有古怪嘛!所以,这其实都是一场戏。欧洲这些老牌帝国主义,都是*精*精的。那么中国为什么先开始不愿意,后来不但同意,还积极参与了呢?先开始不愿意,是因为搞这东西,会增加企业成本,担心影响经济发展。后来同意并积极参与,一是毕竟准备这么多年了,有些技术也有了突破,底气足了;二是国际斗争的需要,美国这些年不是拼命搞事,搅浑一池春水,逼制造业从中国外逃吗?把制造业紧紧抓在手里,哪怕发展受点影响,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很可能经过测算,发现影响没原先估计的那么大,说不定从长期来看,对中国还是相当有利的。无利不起早,向来是我们的作风。这样,中国反而和欧盟有共同语言了。有没有发现?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时,国际社会还只讲全球气候变暖。乘着美国不在的这四年间,中国和欧洲都合作到了讲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的地步了。欧盟给中美挖了个坑,而中国乘美国不在,把这个坑挖得更大更深了。美国回来后,看了看,为了团结欧洲抗中,明知是坑,也只好“噗通”一声跳下去了。这就是现在的局面。4那么这和越南有什么关系,和制造业外移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看在碳方面,欧盟准备干嘛,共有三招:第一招、实施碳关税。什么意思呢?商品价格和它在生产、运输等环节消耗的碳或挥发的二氧化碳挂钩,超标就要加征关税。现在欧盟基本已能做到这点,中国还差一点。这招其实挺狠。不妨回顾一下,之前不管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甚至世界其他国家,都是怎么发展工业的?是不是先搞轻工业,到了一定程度,再搞重化工业?如果全世界都搞碳关税,肯定是现有的工业国占便宜。中国早年有过“一亿条裤子换一架波音飞机”的说法,当时大家觉得挺惨。这碳关税要是真的征了,发展中国家,比如说像越南之类,只怕生产以一亿条裤子,赚不到不说,还要倒赔一架波音飞机。越南在热带,就算用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设备,同样水平的工人,来生产同样的东西,空调用的电总要比中国多一些吧?用电多,那就是碳排放量比中国多,碳排放量多,基本上就要缴纳碳关税。如果世界主要工业国都实施碳关税,中国曾经走过的路,对后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会变得此路不通,它们不但不会再有工业化的可能,连辛辛苦苦已经建立起来的制造业,都可能因为承受不住碳关税,反而要迁到已有的工业国,十有八九会迁往中国。这招如果成型,越南之类的国家,就不要考虑搞什么工业了,纯粹浪费时间,还是想想怎么搞旅游业,在增强越南粉的吸引力方面推陈出新,或者搞些农业,比较现实。欧盟的第二招是防止“碳泄漏”。只听说过核泄漏,没听说过碳泄漏吧?什么意思呢?欧洲企业如果去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出的高碳商品,如果回流到欧洲市场,哪怕符合欧盟的标准,但因为它在制造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碳,也要征收碳关税。就是不让跨国企业把制造业转移出去。设计出这招,最初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差不多相当武术招数的中的撩阴腿、虎爪绝户手之类的暗黑招数。这些年,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有点快,这招数的影响力,估计没那么大。但对越南、印度、印尼来说,它们就在这个发展阶段,正好一头撞上。第三招是碳总量限制。这方面是中国坚决要斗争的,因为欧美说要按照前几年的比例,也就是它们碳排放量最大时候的量来分。所以他们要求分到的总量大,发展中国家分到的总量小。发展中国家碳总量不够用怎么办?欧美说,它们多出的部分,可以卖给发展中国家。啥都不干,就想坐地收钱,这就是赤裸裸的剥削和掠夺了。这玩意儿有多黑呢?现在欧洲大概是87美元一吨的样子,将来可能更贵。举个例子,生产1吨钢材,大约要排放1.83吨二氧化碳,如果一国碳总量用光后,每生产一吨钢材,就要向欧美缴差不多0多元的费用。现在钢材价格算高了吧?才多少钱一吨啊?欧洲人怎么没想到干脆把人呼吸排放出来的碳也算进去呢?这样他们还可以收全世界的呼吸税啊。这事对中国有压力,但影响不算特别大。因为中国的底线就是承诺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中国的钢铁、水泥产量已经超过全世界一半了。特别大的是越南、印度这种国家,它们基建、城市建设基本还没搞,如果想搞基建,钢筋、水泥之类的都是耗碳大户,它们要么向大国高价买碳排放量,要么干脆就别搞基建和城市建设。5欧洲这些措施可能什么时候推出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前面说的今年9月份。美国特别怕这个,因为这会严重打击美国国内经济,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多少还做了好几年的准备,美国因为特朗普四年,基本没怎么准备,所以前段时间才专门跑来中国,要联手对付欧盟。还有一种,说是今年11月。也是有个会议。这两个会议都可能会推出。如果欧洲答应了中国在碳总量方面的要求,这事说不定今年就能定了。就算今年定不了,也快了。美国、中国、欧洲是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中欧如果谈成了,美国不跟,它就会被孤立,就算美国,也承受不起这代价,它最终只能跟。这件事影响会非常大。人们将会看到:过去一两百年来,工业一直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一旦中欧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趋势将会被扭转。中国以外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不但从此再也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原来它们好不容易搞到的一点工业,也会失去。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问:欧洲出的这些招数,不是说针对中国吗?怎么看上去对中国没致命性的影响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欧洲人,也困扰美国人。这些年,欧洲和美国不是不想堵住中国的发展之路,他们想了很多,但问题是中国发展太快了,变化也太快了,他们决策又比较慢,等到推出来后,形势早就变化了。像碳达峰、碳中和,也是这样。欧洲是年就提出来了,如果那时候推行,中国的工业化之路肯定会被堵死。但欧洲内部吵吵嚷嚷,欧洲和美国也是吵吵嚷嚷,结果一拖就是十多年。中国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差,做了很多事。现在情况差不多是身子已经过了,一条尾巴还在闸门外,还需要再努力一下。如果实在过不了,那没办法,这条尾巴说不定要舍弃。只要身子过了,就算过关了。再说,对欧洲来说,美国也是竞争对手。就算坑不到中国,如果能坑到美国,欧洲尤其是德国、法国,也是喜闻乐见的。大国之间,哪有什么真朋友?向来都是勾心斗角。而越南、印度、印尼这些美国寄予厚望,想利用它们来抢中国生意的国家就惨了,它们连头都还没进呢,闸门就“哐当”一声放下来了,彻底被关在全面工业化门外。正好被精准击中。这意味着在中国之后,不可能再有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也意味着中国再不用担心有竞争者,不用再担心制造业外迁。那些正好被关在门外的国家还没法责怪中国,将来查任何资料,不管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会发现这件事欧洲是最主要推手,而中国之所以加入……嗯,是被欧洲和美国逼得没办法,最多也就顺水推舟。过去二十多年,越南确实费了很大的心力,吸引了不少制造业,甚至还吸引到了一些设计团队,已经处于半只脚迈入工业化门槛的阶段了,如果再给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它说不定能跨过。但历史没给它机会。当年越南打赢越南战争后,如果能继续发展对华友好,它本来可以多发展十几年。但它立即忘恩负义,当了白眼狼。所以从年到年,它经历了失去的十三年。越南现在缺的,也差不多就这么长时间。时间窗口很快就要关闭,它根本来不及。近期又赶上它国内疫情爆发,更加没任何指望。一招错招招错。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想了解更多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南为啥不可能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