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人心中的纪录片王者——BBC出品,必属精品。
如果,提到纪录片大拿,一定绕不过BBC,它出品的纪录片几乎横扫纪录片高分榜。《地球脉动》系列,第一季9.7,第二季9.9。《猎捕》9.8。《冰冻星球》9.8。《BBC:非洲》9.8。……
为了拍出这样高水准的纪录片,摄制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丧心病狂”。要论偷拍界的老大,BBC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用动物、粪便搞伪装,以假乱真。把自己暴露在远洋白鳍鲨的攻击范围内。为拍摄可以说是吃尽苦头。但也是这样一个团队,最近却被爆出豆瓣评分9.7的《人类星球》造假。
BBC纪录片《人类星球》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巴布亚西部的原始部落,科罗威人十分适应丛林生活,他们就地取材,在距离地面足有英尺高的热带雨林树冠之间搭建树屋,42个部落成员历时两周,终于将树屋建成,屋内孩童玩耍,屋外风景怡人。
《人类星球》第4集讲述了科罗威人的丛林生活,“他们是世界上唯一居住在树屋中的部落”,生活在树屋中可以免受洪水的侵袭,“对于科罗威人来说,树屋越高地位越高”。
然而,BBC新纪录片《MyYearWithTheTribe》的节目主持人米勒德(WillMillard)最近前往同一个科罗威部落拍摄时,当地人告诉他树屋“不是我们的家”,是被“委托拍摄的”。米勒德表示:“(树屋)不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这完全是欺骗。”
BBC回应称,“我们审查了《人类星球》中的相关片段,部落搬进树屋并居住在里面的叙述是不准确的。”BBC发言人表示,“年《人类星球》系列播出后,我们加强了员工编辑原则、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强制性培训。”
从道德层面,我不去评判这件事情的对错,但是从故事的角度来说,称BBC为王者当之无愧。这篇文章是BBC的制片写的一篇制片手记,告诉大家,如何为野生动物写一个好的故事。
在我看来,我要出外景的时候总是最先考虑“我们要拍谁”。通常,去哪儿拍是由别人定的:制片人,助理制片,调研人员。理想情况下,他们心里已有构想:“你能去这儿拍这种动物的这种行为吗?这些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内容,我们认为可以影视化。”
这类影片是要拿动态图像来讲故事,所以最关键的是拍摄。但首先我们应该构想这个故事是什么。故事不仅仅是对事件的描述,它还必须抓住观众的注意。所以讲故事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展示故事,而不是直接把故事说出来是电影叙事的一个基本规则。拍摄的关键是展示,讲述排在随后,而且很有可能讲述是由旁白组来完成而不是摄影组。调研与建议有时,大多数关于如何讲故事的思考,已经由调研和制作人完成了。他们收集信息并编写拍摄脚本。因为拍摄还没有开始,脚本的视角还比较理想化。有时这些脚本有很多细节,特别是当你拍植物这一类可控的拍摄时。但,当你的拍摄对象不太可控的时候,那么脚本可能包含很多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你要拍进化之类的生物学主题,那片段可能需要表现某些行为或主导,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确需要一个详细的脚本。反之,如果你要拍一只动物做什么,事先写一个详细的脚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只动物会塑造出自己的故事,也会有你能拍什么内容的拍摄限制。无论哪种方式,你得做出许多选择。选择不拍什么和选择拍什么一样重要。当你在出发前做完功课了之后,就可以拿起摄像机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完成拍摄,而且无疑需要试上几个来回。角色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一个主角。主角需要对变化的环境和遇到的其他角色做出反应,同时在过程中改变了自己。通常我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