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段:8-13岁
材料准备:毛笔、墨、宣纸、墨盘、毛毡
教学目标:淡墨的造型运用
课
教学解读
01
不同的墨色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淡墨给人的感觉有时温和恬淡,有时神秘幽远,有时又让人犹如置身在晨雾丛林之中,静谧,清心。
那么淡墨如何调制呢?调制淡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到隔夜的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宿墨”,孩子墨盘边残余的墨也好用,调配起来不易过火,方便使用。在运用淡墨的过程中,我主张依然运用“笔尖蘸墨,一笔画干”的方法。淡墨要边用边调,不宜均匀地调配一种色调的淡墨。这样运用的时候,墨色依然会出现一种微妙的浓淡变化,画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让淡墨不断地叠加,以达到丰富的效果。墨色要与情感发生连接。对于墨色的运用,不应仅仅停留在墨色这一物质的层面来看待,而应该幻化为对事物情感的对应,才能散发出“色”所具有的能量。北极熊那白白胖胖、可爱的体态,柔软的毛,熊妈妈与熊宝宝那种温情的眼神,都需要让淡墨化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墨色要以情感的唤起作为支撑,才不会沦为简单的技法重复。孩子一旦被情结情绪感染,笔和色便会变得鲜活而本真,这也是墨色在孩子手里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教学过程
02
引导关键词:慢、将错就错、一笔画干
1.观看视频、图片资料,对北极熊的样子、表情、生活环境展开认识和讨论。2.从局部画起。调淡墨,笔尖蘸墨,从眼睛开始画起,围绕周围的毛,从里向外一点点扩展开。注意用笔要慢,要根据毛的生长特点和规律来画,要跟随淡墨的体验,避免机械地堆积墨色。在造型上,可以将错就错,构图上也可以局部呈现。3.运用墨色时,要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