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了,同学们会唱那首童谣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民间的歌谣反映了数九寒天时气候变化的过程。
经历过九个九天之后,寒冬也就过去了。
现在正值四九迈向五九,能够外出活动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时间我们在空调房内享受着温暖。
那么,我们平时会把空调温度设定在多少度呢?
陆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一般家庭会把空调温度设定在24度,工作的单位会设定在27度,陆老师家的空调是新买的,制热效果很好,设定在20度左右。
陆老师的家
有同学问:陆老师在家里问什么不把空调温度开高一点呢?
陆老师想说,我们开空调的目的不是把冬天变成夏天,开空调的目的是抵御寒冷,在家中,毛衣外穿一件加绒的运动衣又轻松又保暖。
冬季里,我们如果把空调温度降低1度,降低空调的负荷,避免把温度设置在30度,这是空调可承受的极限温度,在此压力下,空调频繁的启动,增大能耗,悄悄的在降低压缩机的寿命。
另外,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越大越容易使人患感冒、呼吸道等疾病。
据医学家研究人类在四季分明的地区生活,有利于身体适应严寒和酷暑。
不要把冬天当夏天过,也不要把夏天当冬天过,与自然和谐相处。
冬季里,我们如果把空调温度降低1度,降低空调的负荷,空调会减少工作时排放的热量。
同学们会很好奇,冬季空调温度降低1度,减少排放热量,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在大自然的变化中,有时候“1”可能起到的不仅仅是“1”的作用。
那么,这个“1”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全球变暖是目前科学家遇到的难题,全球变暖最明显的表现在海平面上升,比中世纪上升了20厘米;因为水,也会受热膨胀,海水的体积膨胀,方向只能是向上的;其次,冰川的融解,导致,极端灾害天气越来越普遍。
虽然没有证据说明雷暴、龙卷风、热带风暴、飓风与全球变暖有直接的关系,但至少它加剧了灾害的强度。
海水温度升高后生更多水汽,水汽的相变潜热是风暴的能量来源。
全球变暖的危害:
1、释放未知病*,
2、引发火灾、山火、森林大火,
3、寒带动物绝灭,
4、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植物的种子、嫩芽硬化→使得植物生成缓慢、成株减少→食草类动物因食物减少体型变小、数量减少→食草动物减少,食肉动物的捕猎目标减少,食肉动物体型逐渐变小,
北极熊的体重最重达公斤,是陆地最大的动物,近期科学家发现,北极熊的体重比过去减少了20公斤。
北极熊的体重为什么会减少?
其它地区温度升高1度,北极地区将升高3度,因为白色的冰川反射光源,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冰的面积缩小,白色区域缩小,深色区域增加,深色区域吸收热量更快,这是北极比其它地区升温更快的原因。
气象学家预计50年后,全球温度增加2度,到本世纪末将增加3度,那么,届时北极地区温度将升高6度--9度!!!
目前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北极狐、北极狐兔、北极燕鸥在逐年减少,相反,火狐在往北极地区发展,因为温度升高,植物北移,生活在北美大陆的火狐也往北扩大生存空间了。
如果北极地区温度将升高6度--9度,北极的动物还会存在吗?
南极的企鹅也是同样的遭遇!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同学们,家长们,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专注源于观察
观察源于兴趣
金思维陆老师
专注于习惯的培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