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博物计划罗红摄影艺术馆
TUhjnbcbe - 2021/4/13 14:1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930/4975793.html

关键词:野生动物、背景科普

非洲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约12亿)。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共56个国家和地区。

非洲以野生动物品种及数量繁多而闻名,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约90多种)和淡水鱼(多种)比其他各洲都多。鱼类约有个物种,两栖动物有约种,爬行动物有58种,鸟类有种,哺乳动物有种。

非洲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非洲流量最大河流——刚果河;非洲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非洲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非洲最深的湖泊——坦噶尼喀湖;非洲最大海湾——几内亚湾;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最长裂谷——东非大裂谷;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的瀑布——维多利亚大瀑布(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世界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世界七大奇迹中保存最完整的景点——金字塔。

火烈鸟

火烈鸟(学名:Phoenicopteridae):亦称红鹳。高约80-厘米,体重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十分艳丽。

火烈鸟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觅食时头往下浸,嘴倒转,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余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后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万余只结群。以泥筑成高墩作巢,巢基在水里,高约0.5米。每窝产卵1-2枚。卵壳厚,色蓝绿。孵化期约1个月。雏鸟初靠亲鸟饲育,逐渐自行生活。因羽色鲜丽,被人饲为观赏鸟。

繁殖是集群式,成百上千只在一起组成一个求偶群,但婚配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卵呈淡白色,每窝仅产1枚-2枚。孵卵工作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一只孵化时,另一只就守卫在巢的旁边。孵化期大约为28天至32天。雏鸟出壳后羽毛一干,马上就能下地行走,第二天即可下水游泳,4天-5天后,就十分活跃了,但主要还是依靠吃成鸟嗉囊里分泌的乳状物来生存。雏鸟的绒羽呈灰色丝状,腿也是灰色,到了两个半月幼鸟能够学会飞翔,一年以后,体形几乎同成鸟一样大,但体色仍然是灰色,直到第3年才能变为红色达到成熟。火烈鸟寿命为20年-50年。

长颈鹿

长颈鹿,学名:Giraffacamelopardalis(Linnaeus,),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用于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

生活于非洲稀树草原地带,是草食动物,以树叶及小树枝为主食。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7年左右,动物园里的能活超过29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国。是南非的国兽。

颈鹿雄性身高4.5-6.1米、雌性身高4.1-5.5米;雄性重量-千克、雌性重量-千克;颈部长度平均2.4米;出生时身高1.8米;出生时的体重44-70千克。雌雄头顶均生有一对外包皮肤和茸毛的小短角,底色浅棕,终生不会脱掉。此外,它的耳后和眼后还有两对角,但是不很明显。有的雄长颈鹿头额的中央还长有一只角。因此,它们就有6-7只角。眼大而突出,位于头顶上,适宜远望。除了一对大眼睛是监视敌人天生的“瞭望哨”外,还会不停地转动耳朵寻找声源,直到断定平安无事,才继续吃食。长颈鹿的头部具有坚硬的角状头盖骨。长颈鹿全身被毛疏短,身披浅*底色、镶有布满形状大小不同的黑褐色花斑网纹的外衣,皮肤上的花斑网纹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

由于腿部过长,长颈鹿饮水时十分不便。它们要叉开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而且在喝水时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所以群居的长颈鹿往往不会一起喝水。长颈鹿的睡眠时间很少,一个晚上一般只睡两小时,睡眠有时会使它们面临危险。长颈鹿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睡,通常是站着并呈假寐的状态。由于脖子太长,长颈鹿睡觉时常常将脑袋靠在树枝上,以免脖子过于疲劳。

当长颈鹿进入睡梦阶段时,它们与大象一样,也需要躺下休息,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但是,长颈鹿从地上站起来要花费整整1分钟的时间,这使得它们在睡眠时的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长颈鹿躺下睡觉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它们更多的时候是站着睡觉。当长颈鹿趴着睡觉时,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弯曲在肚子下,另一条后腿伸展在一边,长长的脖子呈弓形弯向后面,把带茸角的脑袋送到伸展着的那条后腿旁,下颌贴着小腿。长颈鹿胆子非常小,这种科学的睡姿,既能缩小目标,又可在紧急情况下一跃而起,逃之夭夭。

长颈鹿很少发出声音,还能发出人类无法听到的次声波。有人认为长颈鹿是个哑巴,从来不会叫,也有的人说长颈鹿只是没有声带,所以它们不会叫。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对。长颈鹿不仅有声带,而且它们也会叫。长颈鹿的声带很特殊,在它的声带中间有个浅沟,不太好发声;而且,发声时需要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帮助,但由于长颈鹿的脖子实在太长,和这些器官之间的距离太远,要是叫起来很费力气。所以,它们平时一般很少叫。但有时,年幼的长颈鹿找不到自己妈妈了,它们也能发出像小牛的“哞、哞、哞”的叫声。长大以后的长颈鹿,不但身材很高、看得也很远。跑起来也特别快,当它发现远处的敌人时,能躲起来,躲不开就会用它那像铁锤子一样的蹄子来应付敌人,所以用不着发出呼救的声音。

长颈鹿繁殖期不固定全年都可以发生交配,高峰在雨季。孕期15个月,每胎产1仔,生下来的幼仔身高1.8米,出生后20分钟即能站立,出生后数小时幼鹿即可奔跑,并与其他已经出生数周的小鹿毫无区别。然而出生的前两周幼鹿多数时候伏在地上静卧,受母鹿的庇护。虽然成年长颈鹿由于个头硕大不惧敌害的侵袭,幼鹿却会遭受狮子、豹和鬣狗的攻击,只有大约25-50%的幼鹿能存活至成年。长颈鹿4岁时成熟。在野外长颈鹿的寿命为20-25年。

豹(学名:Pantherapardus)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其余三种为狮、虎及美洲豹)中体型最小,平均全长2米左右,健康体重为60-千克。奔跑时速可达80公里。体呈*或橙*色,全身布满大小不同的黑斑或古钱状的黑环。豹可以说是敏捷的猎手,身材矫健,动作灵活,奔跑速度快。既会游泳,又会爬树。性情机敏,嗅觉听觉视觉都很好,智力超常,隐蔽性强,长长的尾巴在奔跑时可以帮助豹保持平衡。它亦是少数可适应不同环境的猫科动物。金钱豹多指亚洲的亚种,非洲的亚种多称花豹。栖息于森林灌丛、热带雨林、山地、丘陵、平原、干旱地、湿地,甚至荒漠。

豹性情孤僻,平时单独活动。白天在树上或岩洞中潜伏,*昏时开始出来游窜,直到黎明时方休息。在食物比较丰富的地方,活动的范围较固定。在食物缺少的情况下,往往作数十公里的移动。豹在平时没有固定的巢穴、休息时常常爬到较高的树上,选择在叉枝、横枝干上爬卧。有时也在草丛中或悬崖石洞中睡觉。豹虽会游泳,但它不喜欢水,从不到水中游耍。

豹的性情虽然残暴,但很少去主动攻击人,只有在被逼迫得绝望的情况下,它才进行反扑。豹偶然会遭到豺群的攻击,除豺群外,几乎没有其它天敌。豹的交配期在冬季和春季(12月-5月)。怀孕期约96天(90-天),3-8月份产仔。母兽在产仔前觅寻岩穴、乱石、倒木或草丛的凹处作窝,窝构造极简单,仅为一平缓的凹处,内铺设一点干草和自己身上的落毛。每胎2-4仔,初生幼仔体重-克,刚出生的幼仔眼闭,约至10日左右方睁眼。母兽哺育时间不长,约1年幼兽即可离开亲兽营独立生活。幼兽两、三年后成熟,寿命为10-20年。

狮子

(学名:Pantheraleo;英文名:Lion):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狮子通常群居生活,一个狮群约有8到30个成员,平均为17头,包含2头成年雄狮。

母狮的妊娠期一般-天,每次可能有1-6个幼仔(通常是2-4个)。幼仔刚出生的时候身上带有赭石色的斑点,特别是腹部和腿上。幼仔们在四周大的时候开始尝试吃肉,通常是妈妈回吐给它们半消化的肉食。长到6、7个月的时候,它们就基本断奶了,这时候身上的斑点也慢慢消失,不过有个别直到成年都一直带有这种斑点。孩子们一般会随着妈妈长到2岁左右,这时候男孩们就面临严酷的独立问题了。而要到成熟,雌性得长到2-3岁,雄性则要5-6岁。

每个妈妈都能给不同的孩子哺乳,当有些妈妈出去捕猎,剩下的妈妈就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所有孩子的保姆。而且没生育的母狮也会负起照看狮群孩子的责任,为它们舔毛,并陪它们一起玩耍。狮群中的母狮狩猎技术十分高超,由于猎物多,它们合作狩猎的成功率超过领域内大多数猫科动物。

北极熊

北极熊(拉丁学名:Ursusmaritimus(Phipps,),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北极熊是现今体型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成年北极熊直立起来高达2.8米,肩高1.6米。雄性北极熊体重为-公斤,雌性为-公斤;在冬季来临前脂肪将大量积累,它们的体重可达公斤以上。熊掌可达25厘米宽,熊爪可超过10厘米,北极熊奔跑的时速可达40公里,还能在海里以时速10公里游97公里远。北极熊的大脚掌使得它可以用前脚当”桨“,在水中游泳,而宽大的后脚掌则用于在冰面上和雪地里行走;嗅觉极其灵敏,可以捕捉到方圆1公里或冰雪下1米的气味。

北极熊为一夫多妻制,妊娠期为-天,每胎通常为两只,偶有1、3或4只。刚出生的北极熊大约长30厘米,重克,在出生时双目紧闭,不过全身已经覆盖着柔软的毛发;1-2个月时,可以行走;出生3-4个月后,母熊便携子离开洞口晚上领着它们回洞过夜;出生4-5个月后断奶,2-3岁后独立,在此期间,幼崽要学习捕食和如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雄性和雌性均为5-6岁成熟,寿命为25-30年。

企鹅

企鹅(学名:Spheniscidae):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主要生活在南半球,属于企鹅目,企鹅科。特征为不能飞翔;脚生于身体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保温。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各个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头部色型和个体大小。企鹅能在-60℃的严寒中生活,游速可达每小时25-30千米。一天可游千米。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

生活史因种的体形大小不同以及地理分布而异。同一种类的繁殖周期还与纬度有关。有的种长途迁移到内陆的祖传营巢区去产卵,斑嘴环企鹅和小蓝企鹅一年繁殖2次,大多数种一年仅繁殖1次。而王企鹅则三年内繁殖2次。王企鹅和帝企鹅每次产卵1枚,而其他种则产2枚,偶为3枚。大多数企鹅在南半球的春夏季繁殖。巴布亚企鹅的某些种群也在冬季繁殖。帝企鹅发育时间长,故在秋季开始繁殖,以使幼雏在成活率机会最大的夏季产出。

除帝企鹅只由雄鸟担任外,所有种都由两性孵卵。产卵后,雌鸟常常离群到海洋觅食,约10-20天后回来替换雄鸟,以后便以一两周为期互相轮换。但雌性帝企鹅从鸟群到海洋需要走80-公里,一直到64天孵卵期之末才能返回;此时正值南极严冬,雄帝企鹅互相依靠在一起,每个雄帝企鹅都会将卵置于足上孵化,并靠体内储存的脂肪生活;直到严冬过去,雌性帝企鹅回来后,雄帝企鹅将幼雏移交于雌性帝企鹅足上。

开始时,幼鸟藏在亲鸟身下;逐渐长大之后,幼鸟停留在亲鸟体侧。幼鸟从孵化到完全独立的期限,在较小的种要2个月,帝企鹅需5个半月,王企鹅12-14个月。半成熟的幼雏会成大群由成鸟照管,如在“托儿所”内一般。

罗红摄影艺术馆

1
查看完整版本: 博物计划罗红摄影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