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过节吃饭喝可乐,可乐故事知多少
TUhjnbcbe - 2021/1/20 9:15:00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http://m.39.net/pf/a_4766939.html

首先呐,酒食客在这里先预祝大家元旦快乐

今天要说的事儿啊,其实也是因为元旦

周一的晚上,酒食客某编辑陪老人去超市买酒水

元旦么,虽然出不去外地,但串门少不了的

在买可乐和果粒橙的时候,老人就嘀咕了一句

“元旦该喝喝吧,我们那时候可乐时髦的,喝到一次就很开心了。”

(编辑比较胖,最近一直在戒碳酸饮料)

想想也对,以前过但凡过年过节,宴席上总少不了可乐和果粒橙

果粒橙么出的晚,但这可乐,说起来还真挺重要的。

那么~今天何不来写一期可乐呐?

↓↓↓

说起可乐,虽然怕胖的人和健康饮食的人不太喜欢,但对于大多数南京人来说,这种饮料可是再熟悉不过了。浦口就有一家可口可乐的大型灌装企业,你说咱怎么不熟悉?

那我问你,可乐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上海的可乐和南京的可乐有啥区别?

不知道了对吧~

不知道就好好听,咱们先从历史说起(上海和南京的之后会提到)

可乐早在年便已进入上海,不过当时的可口可乐还不叫这个名字,而叫......

蝌蝌啃蜡

能把Coca-Cola翻译成"蝌蝌啃蜡"也算是厉害。

蝌蝌啃蜡把当时的中国老百姓都给吓傻了,谁都不想当那个“第一个吃蝌蚪的人”。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运营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了这个大问题,于是他们公开登报,悬赏英磅征求好的中文译名。当时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看到这则消息后,以"可口可乐"四个字击败其他对手,拿走了奖金。

售卖亭,挺洋气的

民国时的可口可乐不是在国内直接生产,而是靠屈臣氏代理。这两家企业打入中国时关系铁的很,可后来却因为“醒目”商标互相撕了很多年。

淞沪抗战时的照片,上海可口可乐的广告牌

年以后,可口可乐在国内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直到年,可口可乐才与中粮总公司达成协议,提供可口可乐制罐及装罐、装瓶设备,在中国设专厂灌装并销售可口可乐。

那年,可口可乐成为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重返中国的外国消费品。

图里的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到达中国的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不单和中粮合作,还与中信集团属下的中萃公司合作罐装生产可口可乐。

年开始,中萃公司从开始生产销售单一的雪碧品牌玻璃瓶包装,发展到现在改名为太古可口可乐,之后一路顺风顺水,成为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唯一代理。浦口那座威武雄壮的可口可乐厂现在已经从“南京中萃食品有限公司”改名为江苏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目前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基地之一。

 年4月30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可口可乐进入中国以后已经是80年代了,不过就是80年代到现在的20多年里,国内已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光南京就有不知道多少条一人宽的小巷变成了通途大道。

80年代到90年代初,可口可乐在一般小店是买不到的(小店里有酸梅汤、绿豆汤),只有专卖车(我是这么叫的)才卖那种玻璃瓶可乐。

盛夏时节,这些车子就会集体出动,1元1瓶,边走边卖,好像那时也有把可乐放在棉被里保温的。95年时去少年宫学画画,休息(逃课)时遇到这种车子就会上去买一瓶,冰凉的可乐灌上一口,超爽。

这种纸质杯现在也有,从打气的机器里倒出来的,特点是气足。

90年代中期,随着苏果等社区超市的崛起,可乐专卖车便慢慢的消失了,这种饮料借着大众消费的进步,正式走入了千家万户。

这里请容我顺带提一下可乐糖,毕竟这东西太经典~

90年代的1元在小学生的手中和现在的10元基本等值。由于没有那么多钱,当时的小卖部就会卖一种便宜的“可乐糖”,1毛钱2个,1块钱就能买20个。这种国内小作坊制作的可乐糖的包装和口味都和可口可乐相差无几,也不知是用了什么黑科技搞出来的。

谁没吃过可乐糖?

扯远了扯远了~

年左右,可口可乐已经成为国内饮料界的老大,干什么事都是大手笔。那时每天晚上看《非常周末》中间都会插播北极熊一家三口看极光的广告。广告是全3D的,当年看了很是震撼。

说到了北极熊,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北极熊就是可口可乐的吉祥物呢?

怀念不?

第一支可口可乐北极熊广告来自年的法国平面广告。广告图中的北极熊正在用一瓶可口可乐给太阳降温。

可口可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节吃饭喝可乐,可乐故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