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动物园故事
TUhjnbcbe - 2021/1/8 14:16:00

除了民粹情绪、文化认同,意识形态斗争也会让超国家共同体难以实现。比如“冷战”,就是离我们记忆并不遥远的一次断裂性*治操作。它的幽灵曾在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至今仍不时出没作祟,尤其是在当年的前线国家。而两德统一之前的东西柏林,则堪称前线中的前线。

双方代表的美、苏两大势力集团,早在柏林墙建立之前就在竞争,除了*备等硬核领域,即使是在文化等领域,也从无一天停止过一较短长。总体而言,普鲁士时代的文化教育机构,战后大多划归这座城市的东侧,也就是苏占区。布兰登堡门以东的菩提树下大道,包括沿途的御林*广场、洪堡大学,直到施普雷河上的博物馆岛,都属于这个范围,虽然它们因四十年代的战火中残损不堪。至于西柏林,更多要靠选帝侯大街上的消费热潮,弘扬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然而也有例外,比如建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老动物园。这处公共园林在欧洲一直享有盛誉,只要去过柏林,即使从未进去参观,也会记得那两座亚洲风味的入口,也就是狮门和象门。来自中国的大熊猫宝宝就在这里去世。后来他被剥制成标本,收藏在柏林自然博物馆。和他比邻相对的,是动物园的另一个明星,北极熊克努特的标本。这些都是后话。相比之下,东柏林由于少了这份家当,只好另起炉灶,等到五十年代百业初兴,在菲特烈宫周边园地,修建一座新动物园。一场长达三十余年的互撕,就此鸣锣开场。


  

德国记者莫亨豪普特的畅销书《动物园长的战争》,就是讲东西柏林动物园的冷战竞争。代表这种紧张关系的是所涉双方的两位园长:执掌西柏林动物园的海因茨·格奥尔格·克勒斯出身兽医,热衷于物种搜集,特别是珍惜物种;他的对手海因里希·达德则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动物学家,管理动物园是他自幼的初心。二战结束后的地缘*治格局,意外给了他这个机会。新生的民德*府不愿看到自己的公民去老动物园(位于英国占领区),把不多的马克贡献给资本主义世界,开发自己的Tierpark顿成当务之急。

本文未完,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得完整内容

李大卫专栏

动物园故事

李大卫

(特约文化记者)

刊于财新网

特别声明财新文化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文化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物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