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科学虫洞
你知道有一种动物可以从明朝活到现在吗?对于人类来说,岁就算长寿了,但是对于格陵兰睡鲨来说,这只不过是它们寿命的1/4,还不够它们长到性成熟的时候。
全世界大约有种鲨鱼,其中最有名的鲨鱼之一是大白鲨,是许多电影的主人公。今天要了解的格陵兰睡鲨跟大白鲨一样凶猛,但也有很多后者没有的特性。
格陵兰睡鲨
格陵兰睡鲨又被称为小头睡鲨、格陵兰鲨,吻部短而圆,整体呈棕色、黑色,体重-0公斤,体长通常能达到6米,最大可达7米。
顾名思义,格陵兰睡鲨分布在格陵兰和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域,不过也有人在南极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这种鲨鱼,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慢”。首先,生长缓慢。它们十分长寿,根据相关分析,格陵兰睡鲨的平均寿命至少有年,目前已知最长寿的睡鲨活了岁。
它们生长发育的速度极为缓慢,有时一年体长才增加一厘米。雌性格陵兰睡鲨要长到4米长时才达到性成熟,相对应的年龄不少于岁。
人类很少能活到这个岁数,然而这个年纪对于格陵兰睡鲨来说,才刚刚可以找对象,去交配和繁衍后代。科学家表示,这种鲨鱼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长寿的脊椎动物。
除了生长发育慢之外,格陵兰睡鲨的移动速度也非常慢。它们平时的游速仅为0.2米/秒,捕猎时的最大游速也才0.7米/秒。
有时格陵兰睡鲨明明在游动,但因为速度太慢,所以看上去好像只是在海洋中漂浮,像是睡着了,而不是巡游。
不过,格陵兰睡鲨可不是省油的灯,它们的主要食物有鱿鱼、甲壳类、软体动物、腐肉等等,也吃体型比自己小的鲨鱼。
神奇的是,科学家曾在一些格陵兰睡鲨的体内发现驯鹿、北极熊的部分尸骸,推测它们可能是食用了这些哺乳动物的尸体。
那么,移动迟缓的格陵兰睡鲨,为什么食谱能如此丰富?部分原因在于一种寄生生物。
眼睛被寄生虫吞噬,啥也看不见
一种寄生的桡足动物“Ommatokoitaelongata”,会寄生在部分格陵兰睡鲨的眼部,吞噬它们的眼角膜,导致它们的眼睛局部失明。
图:眼角挂的不是泪,是寄生虫
然而有些格陵兰睡鲨,却可以容忍这些“小坏蛋”的存在。俗话说“福祸相依”,“Ommatokoitaelongata”的寄生并非全无好处。
这种生物为黄白色,能造成生物发光,成为诱饵。其他海洋生物看到亮光,往往会凑过来一探究竟。而面对送上门的食物,格陵兰睡鲨自然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吞吃入腹。
桡足动物“Ommatokoitaelongata”的存在,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行动迟缓的格陵兰睡鲨,能够捕食比自己行动快的猎物。也许是因为太懒,为了吃饱饭,这些格陵兰睡鲨好像跟寄生虫做了一场交易,献祭的是自己的眼睛。
为什么能够如此长寿?
格陵兰睡鲨的平均年龄达到岁,这是科学家团队采用放射性碳测年技术,对28头雌鲨进行测验分析的结果。
格陵兰睡鲨长寿的秘诀之一,在于环境的温度。它们是深海鲨鱼,常年在水深-米的深海活动,甚至在水下米都能存活。
深海低温寒冷,它们的体温和环境都在零下5摄氏度到零下1摄氏度之间,这样一来,新陈代谢和生长的速度就会减缓,寿命随之延长。
动物界的“长寿王”大多生活在寒冷的地区或水域,格陵兰睡鲨还不是活得最久的。最长寿的动物是玻璃海绵,它们分布在南极海底浅表层,寿命最长的活了1.5万年。
除此之外,美国密歇根大学的遗传学专家表示,寒冷还能唤醒生物体内的抗衰老基因,除去DNA破坏分子,甚至可以击退感染。
图玻璃海绵
有科学家试图对格陵兰睡鲨进行基因测序,挖掘这种生物长寿的秘密。他们将格陵兰睡鲨称为“时间胶囊”,它们在工业污染、过度捕捞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研究这种动物不仅能增加对它们的了解;还有利于分析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海洋产生的影响。
————————————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