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80后记忆中的小鼹鼠,温情的背后,藏着跨
TUhjnbcbe - 2025/2/23 9:53:00

还记得那只黑色的小鼹鼠吗,它是你童年中的一段回忆吗?

上世纪80年代,“鼹鼠的故事”动画片引入中国。直到今天,敦厚、善良、天真的小鼹鼠的形象还是温暖地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而这部以小鼹鼠为主角的动画片先后在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影展中获奖,根据影片改编的图书也随之风靡全球。

如今再看《鼹鼠的故事》时我已是6岁娃娃的妈妈,而和女儿一起共读重温《鼹鼠当医生》时才发现在幽默、温情、智慧的背后,还藏着一段跨越南北半球由寻找“德国甘菊”而引发的旅行,她也被这只可爱、善良的小鼹鼠深深吸引着。

习惯了在每读完一个故事后和女儿一起回顾故事,了解她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或是根据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完,也许会给您以后的亲子共读带来一些启发。

问题:故事里哪些内容说的是“有朋友是件幸福的事情呢?”

世界上,再没有比有个好朋友更好的事了。当大耳鼠生病了,小鼹鼠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坏的事情了。小鼹鼠想:我宁愿生病的是自己。

通过这段文字中“更好”和“更坏”两个反义词以及小鼹鼠说“宁愿生病的是自己”,女儿说她感受到了有朋友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她也知道了大耳鼠对小鼹鼠来说非常重要,感受到了他们两个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问题:小鼹鼠为了找到“德国甘菊”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它是怎么去的呢?

这个问题是帮助女儿梳理提取小鼹鼠为了给大耳鼠治病都去过的地方。因为小鼹鼠不知道“德国甘菊”是什么样子,它在寻找的过程中去了很多地方。梳理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文本中给出的信息,应用8大思维导图中的流程图做辅助,以加深孩子对小鼹鼠在故事依次到达的地点进行梳理,建立地点与地点间顺序性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阅读拓展做准备。

通过上边的流程图,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这次小鼹鼠寻找“德国甘菊”为大耳鼠治病是一场未知的冒险之旅,跨越了南北半球(欧洲——非洲——大洋洲——北冰洋——北美洲——欧洲),但是在使用地图进行二次梳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似乎完整的过程中似乎又带着不合理性。我们一起在地图中找找看吧!

看了地图,你发现问题出现在哪里了吗?

故事中小鼹鼠在澳大利亚居然遇到了白熊(北极熊),要知道从澳大利亚出发到北极中间可是要跨越赤道才能到达,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能忍受高温吗?

你也许会说,这就是故事,是作者想象出来的,不用这么认真吧?

虽然这种想法是没错的,故事就是故事,会有夸张、虚构的,但是故事中的场景和事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它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而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我们在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应只停留在观察画面读内容这个层面,最重要的还是要还要教会孩子去思考,竭尽全力的去发现,挖掘通过故事,我们孩子能为孩子提供怎样的知识和信息!

写在最后:

“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就说明书是一座无尽未知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挖掘。然而阅读本身就是思辨的过程,是我们通过已有经验向未知经验探索的过程。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思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丰富的!因此在和孩子一起阅读时我们必须要做出恰当的引导,才能真正地让孩子在阅读中受益。

我是

爱茜妈妈爱陪娃,重视儿童家庭教育,会手绘思维导图的儿童阅读指导师。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家庭教育和儿童阅读感兴趣,欢迎您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后记忆中的小鼹鼠,温情的背后,藏着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