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第三条河流0
TUhjnbcbe - 2020/7/22 11:34:00
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第三条河流


有些话说的都有些老套了,比如“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两次都不行,三次就更不行了,QE3可能就是这样一条不一样的河。


9月7日那天,《地平线》的标题是《轨道上的中国》,刚好发改委批复大批城铁、公路和港口项目,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无限制购买国债方案”,而美联储正站在QE3的入口处。


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美国和欧洲如果都启动了如此宽松的货币*策,中国央行是不是应该立即跟进?”然后自问自答:“如果美国和欧洲都按兵不动,中国或许应该更快地降息或者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当欧洲人和美国人都开始向市场灌水的时候,我们倒可以淡定一点了。”


我的想法是,中国经济需要对QE3可能带来的全球通胀水平走高做出防范,另外也期待欧美市场需求的改善将有利于中国需求的改善。就在这几天,美联储正式宣布推出QE3之后,华尔街《股闻天下》的专栏作家欧乐鹰也做出了类似的判断,认为美国人的QE3对中国而言可能利大于弊。


欧乐鹰甚至猜测,QE3可以解释“中国央行为何还没有采取更多措施来支持经济增长”。正如我们以前在此分析的一样,央行的保守部分出自对QE3可能带来的外部流动性的担忧。


因此,在所有人都担心美国人通过QE3进一步制造全球性通胀,“洗劫”全球美债、美元持有者财富的时候,我们倒是应该反过来看看,QE3是不是也能带来一些积极因素。反正QE3已经在那里了,你骂不骂它都在那里。


这次的QE3和以前的QE1、QE2的确有不同之处。


到底什么叫QE?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简单解释,当经济疲软时,美联储一般向银行购买短期美国国债,刺激经济活跃,但上一轮危机之深让购买短期国债起不了多少作用,于是,美联储就购买长期国债,希望降低借贷成本,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简称QE。


今天的QE3有什么不一样?一是购买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二是每月只有400亿美元。这是什么意思呢?目标很明确,帮助减轻美国家庭的债务负担,降低的是美国家庭的月供,增加的是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希望恢复他们应有的家庭消费水平。


QE3的意味和QE2的最大不同,不是说要向市场投入多少钱,而是在保证美联储不会在经济刚一好转时就把上次投进来的钱收走。QE3是否定式的,说的是美联储不会做什么,而不是要去做什么。


当然,无论美联储印刷美元购买了长期还是短期的国债,或是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都相当于把新的货币投进了市场,制造了通货膨胀,但美联储的初衷并非通胀,QE3的初衷是消费和就业。而美国人的就业和消费,意味的是中国人的出口和就业,这是一个因果链。


最好的情况是什么?是QE3带来的通胀在可控范围之内,不至于对复苏造成伤害,同时,QE3的实施让美国人的家庭消费支出逐步恢复,刺激企业扩张和招聘,让全球经济的发动机重新发动起来。


这种最好情况不是不可以实现的。至少QE3不是一步到位购买多少国债,一方面,它是逐月购买,每个月的量不足以引起市场惊慌,另一方面,它宣布购买没有时间底线,直到就业恢复正常,这种宣称强化了市场投资的信心,让银行敢放贷,实体经济敢借贷。


至于QE3会不会像QE2一样,制造一个大宗商品市场大泡沫?这次也好像没有那么悲观。原因有点滑稽,QE2为什么能制造一个大泡沫,中国人以为是美国人造的,是QE惹的祸;美国人不一定这么想,他们还可能认为是中国人造的,因为4万亿计划强化了大宗商品市场的“中国因素”。


现在,我们真的要担心QE3吗?QE3是一个这样的逐月小量购买房屋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过程,而中国再也不会有一个4万亿。前两次QE带来的大宗商品泡沫在这一次肯定不会是同一条河流。


至于中国的通胀水平,欧乐鹰的分析也是不必过于担心:QE3带来的输入型通胀肯定会有,但中国目前的生产者价格正在下降,消费者价格每年的升幅也处在2%这一非常温和的水平,所以问题并不是那么的严重,可能印度受到的影响就要比中国大很多。


到底如何看待QE3,克鲁格曼说的相对理性,“尽管真的不是什么解除经济困境的灵丹妙药,它还是受欢迎的举措。”还是上面我说的,很多事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减少它所带来的冲击,甚至是利用它可能带来的积极因素,行动起来,远比抱怨重要。


或者,就像中国央行所做的,在QE3预期明显的情况下,货币*策按兵不动,也算是以不变应万变吧。有时候,不行动,就是行动。 (作者为本报编委)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条河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