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沧州历史名人丁发祥
TUhjnbcbe - 2024/7/5 18:37:00

丁发祥,字瑞羽,回族,武术家。清直隶沧州盐山(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

丁发祥生于清盐山县的一个家底较为殷实的小康之家。他自幼习武,颇有些功底。初练家传查拳、弹腿和戳脚,后幸遇并受业于绰号“邋遢道人”的黄绝道长,学得绝技八极拳,当时,八极拳包括八极长拳和八极短打两种练法。后来他又隐于村外土窑之中,苦练了整整三年,技艺遂臻精熟。丁发祥为人乐善好施,性格沉静内向。每天暗里坚持练功,常年不辍。虽武艺超人,但轻易不外露,有隐士君子之风。

康熙十五年(),俄罗斯的两个大力士“大牤牛”和“二牤牛”来华,号称打遍全球无敌手,在北京摆下擂台,并张贴海报,欲与中华武林高手一决雌雄,言语中视炎黄子孙如草芥,多不敬之词。这两个大力士人高马大,北极熊一般的身躯,力大如牛,是当时俄罗斯首屈一指的人物,武功也甚是了得。京都的技击家上台后,少则一两回合,多则十几回合,就被打下台来。一连几天,上去的几十名热血男儿非死即伤。两个洋力士见无敌手,言语癫狂。消息传到宫廷,康熙皇帝十分震惊,遂召集百官,举荐能人。这时,朝班中达嘛肃王出班启奏,举荐丁发祥,说此人可担此重任。

原来,前不久丁发祥北游燕京时在街上遇一烈马狂奔,他怕马伤人,上前拦挡,马掉身趵蹶子,想踢倒他。丁未及多想,挥掌拦截,一下子把马蹄子斩断了。这马原来是达嘛肃王府的,兵丁拉丁发祥见王爷,王爷见他武艺高强,遂留他府上教徒传艺。丁发祥深居王府,外面的事并不知道。闻讯后,第二天便赶赴擂台,时两洋人见无人敢再上台,正山吹海擂。丁发祥飞身上台,通报姓名后便与一洋人交了手。二人行拳过步,丁发祥以守为攻,并不急于发招。洋人正在胜利的狂热中,并没有把丁发祥放在眼里。丁发祥看准机会,在二人贴身的刹那,一个暴肘击中对方。拳谚云:宁挨十手,不挨一肘。这一肘足有千钧之力。洋力士当场口吐鲜血,昏倒地上。另一洋人不服,接着较量,没有几个回合,又被丁发祥击翻在地。当时康熙帝亲自观擂,大悦,召见以奖之,敕封丁发祥为铁壮士武侠。此事广传于民间,并记载在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上。朝廷六部及众王公大臣当时也纷纷赠匾送诗以褒赞之,六部赠给丁发祥的六块匾额分别为“威镇华夷”“神州壮士”“尚武世家”“年高德劭”“乐善好施”“唯善最乐”。武林高手、当朝名将重臣“神力王”达嘛肃王爷也甘拜丁发祥为师学艺。此后,丁发祥捐出了朝廷赏赐的金银重资修建成了北京德胜门、山东济宁、直隶盐山及丁庄子等地的清真寺。

康熙三十三年(),丁发祥病逝。其后人丁文江曾获得全国八极拳比赛冠军,为宣传介绍先祖丁发祥的事迹,以他为原型写下了《中华第一擂》剧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沧州历史名人丁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