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1至8页,答题卡1至4页,总分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3.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全部涂或写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做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在试题卷上答题不得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每题2分,共50分)
1.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举例搭配不当的是(
)
2.在生活中,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物肯定给你带来了很多的童趣,那么什么是生物呢?怎样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呢?这一定离不开观察,下列对科学方法一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观察可以借助于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
C.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D.为目的而进行的观察不需要追问和交流
3.教育均衡发展使我区城乡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园内的植被多了,有的学校还建起了植物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调查一下校园植被的种类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下列关于调查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校园中的不认识的杂草不需要统计记录
B.调查一般要先设计好路线
C.对于调查到的生物要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D.调查最好要制作一份调查表,便于记录
4.生物的生活受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如鲤鱼生活在适宜的水中,水中的氧气、水温等都会影响它的生活,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光会影响鼠妇、*粉虫等生物的分布
B.螳螂捕食,*雀在后
C.沙漠地区有水源的地方,植被比较丰富,无水源的地方几乎寸草不生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对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蚯蚓是一种群居的生物类型,群体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属于捕食关系
C.牛的消化道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它和宿主之间是寄生关系
D.稻田中水稻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6.环保科研人员为了了解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对附近池塘污染程度,他们对池塘内几种生物体内留的重金属铅的含量进行了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7.下列有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
B.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C.“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生物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才产生的现象
D.“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能影响生物
8.生态系统有大有小,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态系统中都离不开生产者
B.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水质,有助生态修复
C.生态系统之所以不同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
D.生态系统的范围越大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9.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
C.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10.技术的进步能够助推科学的发展,随着显微镜的出现及改进,人们对生物的认识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显微镜最先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来的,并用它首次观察到了活细胞
B.显微镜的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放大倍数更大的显微镜不断出现
C.对于显微镜的物镜而言,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叶内表皮细胞,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越多
11.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你已经看过了好多细胞真实的样子,请回想一下,在观察*瓜表层果肉细胞的相关实验中,以下操作或表述错误的是(
)
A.用刀片轻轻刮取少许*瓜表层果肉制成临时装片,然后先用低倍镜观察
B.*瓜表皮果肉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组成
C.*瓜表皮果肉细胞中有叶绿体,但没有液泡
D.一般先用低倍镜观察,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在用高倍镜观察
12.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为了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以下操作不合理的是(
)
A.在制作装片的时候,为了减少气泡的产生,可以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放下
B.假如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在用高倍镜观察以前,可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将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
C.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D.在画细胞结构图时,细胞核比较暗,可以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
1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像,这几幅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14.若将人体的红细胞及洋葱叶表皮细胞分别置于两杯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关于哪一种细胞不会破裂及其原因,下列何者最合理?(
)
A.红细胞,因具粒线体
B.红细胞,因具细胞膜
C.洋葱内表皮细胞,因具液泡
D.洋葱内表皮细胞,因具细胞壁
15.年7月22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试种的海水稻成熟,产量超出世界水稻平均亩产量。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施用肥料农药,不需除草,稻米颜色呈胭脂红。依据你现有的知识猜测,“海水稻”在盐碱地生长与细胞哪一结构最相关?(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液泡
16.除病*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个体的生命现象,离不开每个活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物质和能量,也离不开遗传物质DNA的控制,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分子较大并含有碳的物质,称为有机物
B.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存在
C.细胞核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成,它含“指导”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17.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
B.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
C.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
D.B细胞和C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18.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仅仅是由肌肉组织构成
B.神经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的功能
C.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分布比较广
D.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
19.关于下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乙所示的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C.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组织
D.丁和丙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20.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终生保持分裂的功能,例如,茎上有芽,芽的尖端就是分生组织,下列有关分生组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分裂能力强
B.“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就是分生组织
c.一般来说,分生组织细胞只能分裂不能再分化
D.在成熟的植物体内,没有分生组织
21.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
)
①皮肤②菜豆种子③叶脉④芽的生长点⑤花⑥果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⑤⑥
22.很多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的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B.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时,在载玻片的液滴上需放上几丝棉花纤维
C.要想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及生活方式可以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D.在适宜的条件下,海洋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能导致赤潮的发生
23.下列关于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基本结构
B.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能够完成它自身需要的各项生命活动
C.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能够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D.草履虫对刺激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
24.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活中你会遇到很多令你感兴趣但又常常感到困惑的问题,这就有必要展开探究,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究需要提出探究的问题,然后做出相应的假设,做出的假设是有一定依据的
B.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小组同学的帮助,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C.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往往要设置单一变量和对照实验
D.科学探究得到的结论应该和做出的假设完全相同
25.有研究表明,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某活动小组对此产生兴趣并开展了相关实验,并制作了如下表格,以下对相关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鸡的产蛋率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有关系吗?
B.该实验的变量是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C.该实验起对照作用的是乙组
D.各取20只蛋鸡做实验而不是各取一只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六道题,每空1分,共50分)
26.(5分)年,有一个叫菲力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在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由于澳大利亚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存在,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年,它们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占领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横行。
(1)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
)因素。
(2)仙人掌与澳大利亚地区其他植物之间是(
)关系,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是(
)关系
(3)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曼延,并占领了大片土地,说明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影响。一方面生物必须(
)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能(
)环境。
27.(10分)显微镜是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仪器,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它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图为他们所用的显微镜及所绘制的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请分析:
(1)请结合图甲填写显微镜相关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图甲所示的状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3)制作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
),使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下。为使观察效果更好,可用(
)对标本进行染色处理。
(4)甲图中,如果选择标有(
)的物镜,可观察到更大的物像。
(5)乙图中,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图时出现了失误,多画了(
),少画了(
)。
28.(10分)如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鸟、昆虫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有(
)和(
)。若食草昆虫对植物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
)条;若某年食草昆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
)。
(3)该食物网中蜘蛛和食虫鸟之间的关系的是(
)。
(4)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它通过生理过程(
)制造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
)。
(5)在该食物网所在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总量最多的生物是(
),有*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29.(8分)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模式图,请回答:
(1)A是(
),其内还有的遗传物质是(
),该物质主要位于(
)上(一种物质名称)。
(2)甲、乙两类细胞的结构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甲有[D](
)、[E](
)、[G](
),而乙则没有这些结构。
(3)甲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4)细胞的生活需要(
),否则就会死亡。
30.(9分)玉米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1、B2、B3、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
(2)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1、B2、B3、B4分别属于(
)、(
)、(
)和(
)组织,其中B1组织的细胞特点是(
)。
(3)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4)若D是玉米植株,它的营养器官是(
)。
(5)在图示的结构层次中没有,而动物特有的层次是(
)。
31.(8分)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该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
(2)在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1个,在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
)。
(3)在实验中设置了明亮与阴暗两组实验,目的是(
)。
(4)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
)环境中。
(5)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将怎么处理?(
)。
(6)实验只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行吗?(
)。你的理由是(
)。
(7)实验结束最后为什么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
)。
参考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