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海和南海 http://www.daiyua.com/dytz/5989.html最近刷某音的时候,意外刷到了李小璐上传的甜馨英文配音视频。
短短1分多钟,标准的发音,流利的语法,让不少大人都觉得汗颜。
那个“扣jio女汉子”再一次用她的才华征服了所有人。
甜馨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是在《爸爸回来了》这档综艺节目里面。
她用时而霸气时而可爱时而逗逼的*马性格撑起了整个节目,圈粉无数,人送外号馨爷。
但是最让大家捧腹和惊艳的,却是她在节目里的“馨言馨语”。
成名句“我们白着呢”,咬字清晰,表情到位,活脱脱*穿少女,承受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情商和智商。
当然她的金句还不止这些,面对“神经质”老爸,冒出一句“逗你玩呢!”,神级碾压。
不小心打翻了颜料,边挖脑袋,边说:“哎呀,好尴尬呀!两岁多的孩子竟然懂“尴尬”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被这样机灵的话逗笑的同时,心里应该也是无比羡慕的。才两岁大的孩子,怎么就能说话说得这么好呢?
相较自己的孩子,两岁多了还是“闷油瓶”,迟迟不肯说话,全能听懂,就是不说。
有一些父母自我安慰:
“贵人语迟”,“聪明的孩子大都说话晚”。
“爱因斯坦也是3岁才会说话,不要急”。
但这些都是以讹传讹的江湖传闻:
像爱因斯坦其实2岁半的时候就已经能说整句的话了,他的语言问题更多是在于7岁之前总是沉默寡言,而且总是轻声重复自己的话。
——来源: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图书馆收藏文献《关于爱因斯坦小时候智力水平低的传言》
所以真相是:爱因斯坦并不是3岁前不会说话,他只是不爱说话!
事实上:孩子说话晚,一定要重视。
国内有儿科专家有过调研:
儿童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之一。在2—3.5岁的儿童中,语言发育迟缓的比例为13%—17%。
随着年龄增长,部分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会在学龄前自然跟上同龄人的语言发育进程。
而另一部分则有持续的语言发育困难,在4-7岁的年龄段,有7%-9%的孩子在语言发育方面仍会大幅落后于同龄人。
这就是说在孩子说话晚,一部分是没关系的,后面会跟上同龄人的发展。但是仍有一部分就变成了语言发育迟缓,而你能够保证自己不是那其中的7%吗?
所以孩子如果说话晚,父母不能坐视不管,或者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而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多方面来努力的帮助孩子。
有父母会问,我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真的说话晚,有没有一个大概的衡量标准?
医院给出的发育评价表,团队的Louise老师看了也觉得比较客观。
大家可以参照看看,如果达不到语言发展的要求,孩子就有可能是语迟的问题了,家长一定要早发现、早排查、早帮助。
抛开那些病理性造成的语言迟缓,包括(听力障碍、自闭症、智力障碍、脑补损伤……),这些需要专业的语言治疗师才能进行训练和纠正。
那作为父母,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预防语迟,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好的语言发展水平。
Louise老师帮我们总结了“三要三不要“的小技巧
首先来看"三不要"
辅食不要太精细
很多父母,特别是老人,为了能让孩子吃饭吃得方便,嚼得不费力气,会把食物剪碎捣烂。
看上去是方便了孩子,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孩子说话。
人在吃东西时咀嚼、搅拌、吞送食物用到的肌肉和说话用到的肌肉是一样的。
如果孩子吃饭不用咀嚼,吞咽毫不费力,那他的口腔肌肉就得不到锻炼,等到孩子要说话的时候,就会出现说话晚,或者吐词不清的情况。
儿子8、9个月以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给他吃颗粒状食物,1岁以后渐渐引入块状的肉、蔬菜和粗粮等,锻炼他上下颌的咬合能力。
这个过程中,老人可能会反对,孩子可能会抗拒,但是父母都应该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口腔肌肉才能得到充分锻炼和刺激。
15个月前戒奶瓶,2岁前戒奶嘴
孩子如果一直使用奶瓶和奶嘴,会长期占据口腔空间,导致上下颌闭不准,从而影响口腔发育,这样的话说话也会不清楚。
而吸管杯和奶瓶虽然看起来差不多,都是吸这个动作,但使用的口腔肌肉不一样。
孩子在用吸管费力地吸吮过程中,势必会牵扯到口腔内部的肌肉,这可以很好地为宝宝之后的发声奠定基础。
所以孩子7、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尝试让他们用吸管杯喝水了,而1岁半之后就要鼓励他们用正常的杯子来喝水。2岁之前戒掉奶嘴。
戒奶瓶和奶嘴对于不少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会三番五次地哭闹,但父母还要温柔的坚持住,如果一时心软,那就前功尽弃了。
不要纠结发音
当孩子开口学说话时,发音其实都不太标准。
我前两天告诉儿子,外公的名字叫“老周”,但是他一直会说“老豆”
青蛙的叫声是“呱呱”,但他一直说“哇哇”
这种时候,我们不要去不停地纠正他的发音“周周周”“呱呱呱”,对他们的发音嘲笑打击。
如果我们急着去纠正他的发音,很可能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说话兴趣,一开始只要他们肯说话就行,至于发音我们可以慢慢来改。再来看看“三要”
感兴趣的词汇要反复轰炸
儿子非常喜欢动物,所以他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我就从狗、猫、羊、鸭这些词开始教,不仅教他名字,还跟他一起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几天下来反复说几遍他就会了。
后来我再教他一些有点难度动物词汇、像河马、犀牛、老鼠……集中轰炸,他没几天也都学会了。
最近他又开始对车感兴趣了,一开始从车、汽车教起,现在已经救护车、挖土机之类的了,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多说几遍孩子就会了。
这样不断地寻找孩子的兴趣,根据他的兴趣点,辐射词汇集中轰炸,教会之后再去找他下一个兴趣点,这样孩子的词汇就会越来越丰富。
要抓住生活中的需求动机
这一点说白了,就是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不要孩子指到哪儿,我们做到哪儿。而是要让他们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
当孩子饿了就教他说“吃饭”,渴了就教他说“喝水”,等他下一次再发生这样的需求时,就要他自己说出来。
其实,语言就和其他技能一样,不用则退。
我们要有刻意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意识,如果孩子什么需求他不用说,大人就能满足他,这样孩子少了锻炼的机会,自然也就说不好。
要尽量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
当孩子开口说话后,我们和他的互动不能只局限于日常生活内容,这样他的语言内容会比较贫瘠。
父母可以通过绘本阅读、外出旅行等方式来拓展孩子的词汇。
像我就特别喜欢带儿子出去转转,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接受新鲜事物。
之前带他去自然博物馆,儿子看见恐龙、鲨鱼、北极熊……他的动物词汇一下子丰富好多。而且看到霸王龙模型的他,一直印象深刻,念念不忘,“恐龙”这个词教过一遍就会了。
今天这篇文章其实是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说话问题,不要再用“晚说话,说明宝宝聪明”,这样的话来自我心理安慰。
但是我们也不用太焦虑和着急,去不断逼着孩子讲话,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只要用对了引导方法,孩子自然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