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www.xxzywj.com/npxqb/npxll/855.html《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4.2购买
《自私的基因》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有点长,摘抄和想法加起来有3万字。为了方便阅读,把笔记按章节顺序分了五个部分:1~4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讲从复制子到生存机器的进化。5~10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生存机器的不同生存策略。
11~15章每章都是独立的章节,论述了5个不同的问题。按笔记长度,把11~12章为第三部分,13、14章为第四部分,15章是第五部分。
本文是第一部分,《自私的基因》1~4章的读书笔记。
第1章为什么会有人呢
行星上的智慧生物开始思索自身存在的道理时,才算真正成熟。
作者在本书中的三个不论证:
不提倡以进化论为基础的道德观,本书只是讲事物是如何进化的,而不是讲人类应该怎样行动才符合道德准则。在「本性和教养」的争论中,本书不支持这一或那一立场。不对人类或其他某一种动物的行为细节进行描述。只有在举例说明时,我才使用有事实根据的细节。
有些人不能把阐述对事物的认识同提倡事物这两件事区别开来,此类人实在为数太多。
如果一个实体,例如狒狒,其行为的结果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增进了另一同类实体的利益,该实体就被认为是具有利他性的。而自私行为的效果恰好相反。
上述有关利他和自私的定义是指行为上的,而不是指主观意识上的,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不准备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论点。经过选择的例子对任何有价值的概括来说从来就不是重要的证据。
值得一问的是,类群选择论者如何决定哪一级的水平才是重要的呢?如果说可以选择在同一物种的群体之间以及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那么选择为什么就不能在更高一级的群体之间进行呢?物种组成属,属组成科,科组成目,目组成纲。狮子和羚羊与我们一样,同属哺乳纲。难道我们不应该要求狮子「为了哺乳纲的利益」,不要再去杀害羚羊吗?为了不致使这一纲灭绝,毫无疑问,它们应该去捕食鸟类或爬行动物。可是,照此类推下去,为了使脊椎动物这一门全部永恒地存在下去又该怎样呢?
我认为,从发生在最最低级的水平上的选择出发是解释进化论的最好方法。
我将论证的选择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单位,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严格说来,甚至也不是个体,而是遗传单位基因。
第2章复制因子
我们人类在估计什么可能或什么不可能发生的时候,不习惯于将其放在几亿年这样长久的时间内去考虑。
一个能复制自己的分子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难得,这种情况只要发生一次就够了。
·关于进化的论述
必须指出,任何复制过程都具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它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它准会发生差错。
在印刷术尚未问世之前,如福音之类的各种书籍都是手抄的。以抄写书籍为业的人无论怎样小心谨慎,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差错……如果所有的抄写员都以同一本原著为蓝本,那么原意还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歪曲。可是,如果手抄本依据的也是手抄本,而后者也是抄自其他手抄本的话,那么谬误就开始流传、积累。
对生命进化的进程来说,产生一些差错是必不可少的。
差错最终使进化成为可能……而且这些差错是积累性的。
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想要」进化。进化是偶然发生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尽管复制因子(以及当今的基因)不遗余力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所谓稳定的意思是,那些因子要么本身存在的时间较长,要么能迅速地复制,要么能精确无误地复制。
·关于竞争的论述
它们不知道自己在进行生存斗争,也不会因之而感到烦恼。
论点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竞争。达尔文本人也强调过它的重要性,尽管他那时讲的是动物和植物,不是分子。原始汤是不足以维持无限量的复制因子分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地球的面积有限,但其他一些限制性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导致产生更高一级稳定性的复制错误,或以新方法削弱对手的稳定性的复制错误,都会自动地延续下来并成倍地增长。
第3章不朽的双螺旋
我们都是同一种复制因子——人们称之为DNA的分子——的生存机器,但生存在世上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因而复制因子制造了大量各种各样的生存机器供其利用。
复制因子和过去一样是没有自觉性和目的性的。
基因没有先见之明,它们事先并不进行筹划。某些基因只是比其他一些基因能力更强。
生存机器是一种运载工具,它包含的不只是一个基因,而是成千上万个基因。
人体的某一部分会受到许多基因的影响,而任何一个基因所起的作用都依赖于同许多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
如果你用显微镜观察一下你自己的一个精子(如果是女性,即为卵子)的染色体,并试图去辨认哪些染色体本来是父亲的,哪些本来是母亲的,这样做将会是徒劳的(这同一般的体细胞形成鲜明对照)。精子中的任何一条染色体都是一种混杂物,即母亲基因同父亲基因的嵌合体。
如果我们追根寻迹地查考一个遗传小单位的祖先,我们最终会找到它的最初创造者。在某一个阶段,这一遗传单位肯定是在你的一个祖先的睾丸或卵巢内首次创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设想的是一个非常小的遗传单位,它就可能是由一个非常遥远的祖先第一次装配的,它也许是人类之前的一个类人猿。而且在你体内的遗传小单位今后同样也可以延续很久,完整无缺地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
就一个基因而言,它的许多等位基因是它不共戴天的竞争者,但其余的基因只是它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如温度、食物、捕食者或伙伴是它的环境一样。
基因发挥的作用取决于它的环境,而所谓的环境也包括其余基因。
一个一贯败阵的基因不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因为它本来就是个「坏的」基因。
一个基因在以后历代的个体中将会与其他基因,即基因库里的其他基因相遇,如果它能和这些基因中的大多数配合得很好,它往往会从中得到好处。
影响锋利的食肉牙齿形成的基因并非本来就是「坏」基因,只有在食草动物种种特征形成的基因所主宰的基因库中,它们才算是「坏」基因。
任何基因都在生命的某一特定阶段对个体施加其最大的影响,致死和半致死基因也不例外。大部分基因是在生命的胚胎阶段产生作用的,另有一些是在童年、青年、中年,还有一些则是在老年。请思考一下这样一个事实:一条毛虫和由它变成的蝴蝶具有完全相同的一组基因。
所谓进化就是指基因库中的某些基因变得多了,而另一些变得少了的过程。
第4章基因机器
一大分支,即现在人们所说的植物,开始利用阳光直接把简单分子组建成复杂分子,并以快得多的速度重新进行过去发生在原始汤里的合成过程。另外一个分支,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动物,「发现了」如何利用植物通过化学作用取得的劳动果实:动物要么将植物吃掉,要么将其他的动物吃掉。
为争夺稀有资源,为吞食其他生存机器并避免被对方吃掉,生存机器投身于激烈无情的竞争和斗争。
为了应对这一切竞争和斗争,在共有的躯体内存在一个中央协调的系统必然比无政府状态有利得多。
(讨论下棋程序)计算机在走了第一步棋之后,就需要独立操作,不能指望它的主人再做任何指点。程序员所能做的一切只是事先竭尽所能把计算机部署好,并在具体知识的提供以及战略战术的提示两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基因所能做到的也只限于事先的部署,事后生存机器在独立操作时它们只能袖手旁观。
(讨论《仙女座的A》)基因并没有这样快的反应时间。和仙女座人一样,基因只能竭尽所能事先部署一切,为它们自己建造一台快速执行的计算机,使之掌握基因能够「预料」到的尽可能多的各种情况的规律,并为此提出「忠告」。
北极熊基因可以有把握地预先知道,它们尚未出生的生存机器将会面对一个寒冷的环境。这种预测并不是基因进行思考的结果。它们从不思考:它们只不过是预先准备好一身厚厚的皮毛,因为在以前的一些躯体内,它们一直是这样做的。
我们可以把意识视为一个进化趋向的终点,也就是说,生存机器最终从主宰它们的主人即基因那里解放出来,变成有执行能力的决策者。
这个趋势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将会是,基因给予生存机器一个全面的策略性指示:请采取任何你认为是最适当的行动以保证我们的存在。
事实上进化是一步一步通过基因库内基因的差别性生存来实现的。因此,为使某种行为模式——利他的或自私的——能够演化,基因库内「操纵」那种行为的基因必须比「操纵」另外某种行为的、与之匹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有着更大的存活可能性。
不同蜜蜂应对腐臭病的例子:
揭盖和扔生病幼虫,是两种基因控制的。只有揭盖基因,无法扔幼虫。有扔幼虫基因,但是没有揭盖基因,扔幼虫基因也无法表达出来。两种基因同时存在,蜜蜂才能把生病的幼虫找出并扔出。
基因在对它们共有的生存机器施加影响时是「合作的」。
在贯穿世代的旅程中,这两种基因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就它们的有益工作而言,你尽可以把它们视为一个单一的合作单位,但作为复制因子,它们是两个自由的、独立的行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