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态头条15年间吸收的热量翻了一番 [复制链接]

1#

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近日发布了一项新分析:地球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大约是15年前的两倍。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该项研究的主要作者诺曼·勒布认为:“地球吸收的能量过多,这将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雪和海冰融化量增大以及海平面上升。”这一研究刊登在本周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杂志上。研究发现,地球能量不平衡的原因是,从年到年,地球吸收的太阳能与反射回太空的能量之间的差值大约翻了一番。

太阳能对地球上的生命存在十分重要,但地球将能量反射回太空同样重要。这种微妙的平衡,决定了地球的气候。科学家们使用卫星数据来衡量这一平衡,当地球获得的能量超出了正常水平,科学家称其为“正失衡”。勒布告诉媒体,正失衡情况下,最明显的影响是全球气温升高,除此之外“还可能看到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干旱等更多极端天气出现。”

失衡下,大约90%的过剩能量最终将流向海洋。海洋温度升高导致水质酸化,又将影响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将卫星测量结果与一系列全球海洋传感器传出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研究者分析,造成这一能量失衡的原因之一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同时,它还受到气候变化引起的正反馈回路影响: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大气中水蒸气量增加,从而进一步提升温度。全球变暖,又导致了积雪和海冰融化,这又使得太阳能的自然反射体减少。

能量失衡的另一个原因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从年到年一直处于正位相。由负到正的突然转变,导致海洋上空云层减少,促使太平洋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我希望未来几十年能源失衡的速度能够下降。”勒布还称,“否则,我们将看到更可怕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确实由人类造成的?

气候变化打从人类还没出现那会儿就频繁发生,我们怎么确定眼下的全球变暖是出自人类的手笔呢?或者说,我们凭什么认定气候真的在变暖呢?

一方面,气温呈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是测量数据告诉我们的。人类测量地球温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测量的覆盖范围和精度不断提高,因此我们不必怀疑升温趋势的真实性。

此外,温度数据还告诉我们气候变化并不“统一”——有些地方可能会急剧升温,而另一些地方却保持相对的凉爽,甚至还可能略有降温;但平均而言,全球气温确实在较快且稳定地升高。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年以后,陆地和海洋的综合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07摄氏度;最近几十年,每10年的增温速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达到0.18摄氏度。

另一方面,我们同样可以基于数据判断升温速率翻倍的最主要因素是更多进入大气并驻留其中的温室气体。

现阶段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确定温室气体排放量:一是直接测量(可以借助卫星等工具),二是根据人类活动情况估算排放量(可以做到相当准确)。通过这两种方式得到的数据显示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急剧上升,还于几年前突破了一个里程碑(悲)式的数字——

根据IPCC于年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在过去的50年里,人类活动使地球变暖的可能性超过了95%;过去年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百万分之上升到百万分之。高达46%的增幅着实慑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温度也会跟着升高了46%。实际上长期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地球温度都相当稳定,原因在于以森林和海洋为代表的碳汇能吃进绝大多数排放物,帮助地球实现碳量平衡,维持温度不变,但近几十年过于迅猛的排放增长令碳汇补救不及。

二氧化碳含量与温度的相关性

通过研究确知问题所在是一方面,让更多人相信问题存在并为此发起行动却是另一项完全不同的艰巨工程。不妨用吸烟有害健康来打比方:老百姓们从听到“吸烟可能诱发癌症”到真正接受这个科学结论,中间经过了数十年。

关于地球变暖的自然原因,太阳辐射变化,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变动,火山喷发以及诸如厄尔尼诺暖流这样的反常自然现象,都是气候变化的推动者,但其重要性远小于人类活动——甚至有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自然因素引发了轻微的地球降温,这进一步表明是人类在令地球过热。

人类正在品尝恶果

很多人觉得人类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气候问题,但实际上它已迫在眉睫。

现在的气温比工业化之前的高了整整1度,有记录的20个最热年份都发生在过去22年中。

增加的热量中,90%被海洋所吸收

根据《气候状况报告》,—年期间,地球上90%以上的变暖发生在海洋中。海洋热量的增加正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热浪和珊瑚白化,以及冰川融化。

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海洋表层水的酸度提高约30%,这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多地被海洋吸收——海洋上层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每年增加20亿吨左右。

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厘米;而过去的二十年间,上升速率达到了上世纪的2倍,且每年都略有加快。原因有二:一是水的体积会因温度升高而变大,二是更多的冰川融化带来了更多水量。

按照世界冰川监测服务处(WGMS)的说法,—年间的冰川损失量相当于从每个冰川顶部切下了24米厚的一块冰

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川消融尤为明显。NASA的数据显示,-年间,格陵兰岛每年平均损失亿吨冰,而南极洲同期每年融化约亿吨冰。

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加。英国气候*策网站CarbonBrief近期表示,在过去20年间发生的个极端天气事件中,有69%是很可能由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造成或加剧的。

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恶果:干旱、供水问题、飓风、农业产量下降、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以及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已造成惨重损失。从人类健康到饥荒,再到气候难民,我们深切地感受着这些恶果,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最近有研究显示,美国在过去10年间因气候问题损失了超过亿美元——如果考虑它的健康影响等隐性成本,这一数字还会大幅增加。更为严酷的事实是,这几千亿美元的损失与未来的灾祸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另一项研究估算,气候变化可能使发达国家每年损失其GDP的10%。

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它们!

科学家们很笃信全球温度会在未来几十年内的持续上升。IPCC预测,如果现有的发展趋势保持稳定,到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3~4摄氏度。

到年,海平面可能会从30厘米增加至2.4米,伴随海平面增长的还有潮位升高、地面沉降和风暴潮,许多地方的洪水问题也将恶化。

那么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

这些动植物的生存

面临着哪些考验?

先来看几个故事吧

迁徙之路步步惊心

候鸟

每年春季

大批候鸟从越冬地迁徙到繁殖区

大天鹅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

极端天气频发

候鸟生物钟被打乱

使得迁徙之路变得困难重重

年9月

美国多地数十万鸟类死亡

分析发现它们胃及肠道内没有食物

脂肪储备已耗尽

火灾中死亡的鸟。图/英国那些事儿

说明它们很可能是饿死的

而干旱、大风降温天气、山火

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火灾中死亡的鸟被送检。图/英国那些事儿

有保护组织在年行了预测

如果地球继续以此趋势变暖

到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4°C

届时超过2/3的北美鸟类物种

将由于活动范围丧失而濒临灭绝

早在年

澳大利亚科学家就指出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水鸟在迁徙过程中

因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湿地淹没

使得这些候鸟不能中途休整觅食

更有可能无法安然飞往栖息地

白化现象情况堪忧

珊瑚

珊瑚礁以其极高的生物多样性

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它庞大的生态系统

是许多海洋生物存活的“基础”

近十几年来

气候变化正使得珊瑚白化现象

出现的频率加快、规模更大

珊瑚白化的下一阶段

就是珊瑚及依赖珊瑚生态的

生物大量死亡

一片位于大堡礁的死亡珊瑚礁。当珊瑚礁处于这种状态时,基本已经不可能恢复了。图/Gi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