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只吃肥肉不吃饭菜,照样健康活到1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爱斯基摩人(Eskimo),是一群围绕着严寒的北极圈求生存的土著人民,从远东的西伯利亚,到北欧的丹麦和格陵兰岛,再到北美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都散布着他们的集落。

“爱斯基摩”,是与他们自古结怨的印第安人给他们起的蔑称,意为“吃生肉的人”[1]。

抛掉贬义来看,这个名字其实还挺精准的:爱斯基摩人的食谱几乎只有肉类;且北极不易生火,所以他们一般选择生吃[2]。

餐桌上的内容依捕猎收获而定,有时是富含油脂的海豹或鲸鱼肉,有时是捕捞到的海鱼,有时是驯鹿或者白熊……不吃谷物,也不吃蔬菜水果。

图注:爱斯基摩人长者食用传统食物Muktuk(生的鲸鱼的皮肤和脂肪)

寻根溯源:不咋美丽的鱼油神话

年,两位丹麦医生Bang和Dyerberg,到格陵兰岛北端的一个爱斯基摩小镇进行调查。

他们通过查阅格陵兰首席医疗官编制的年度健康报告了解到,心脑血管病在当地鲜少发生。

随后他俩“拿到半截就开跑”,不加验证便在《柳叶刀》(Lancet)等知名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报告[3]。

指出爱斯基摩人虽然饮食含有大量油脂,但是心血管发病率极低,然后猜测可能与食物中大量鱼类所含有的Omege-3不饱和脂肪酸有关。

这些文章被后来的学者们反复引用,“爱斯基摩人不得心脑血管病”的传说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也因此推动了鱼油的热销,Dyerberg更是自己下海开了公司,做起鱼油生意,被后人尊为“鱼油先驱”。

愈演愈烈:歪嘴和尚念歪经

不知他们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反正两位“歪嘴和尚”不经意间就把经给念歪了。

几十年间,前赴后继的鱼油贩子们不懈努力,鱼油等于只吃肉的爱斯基摩饮食,等于不会得心脑血管病,等于健康长寿秘诀的“滑坡谬误”被打造出来。

网络小编们又据此编纂了不少“洗脑包”,“爱斯基摩人健康长寿”的谣言就这样越传越广。

近些年,让大家“放开吃肉,不惧高脂”的生酮饮食法大行其道、圈粉无数,爱斯基摩人传说无疑是宣传生酮饮食最好的百万文案。

图注:此文最终给出结论——要长寿,多吃肥肉

图注:外国网站也一个样——“震惊!主要依靠肉食的爱斯基摩人,却是世界上最健康的族群之一”

正本清源:爱斯基摩饮食真不得行

爱斯基摩饮食与我们对于健康饮食的传统认知(均衡饮食、少吃红肉、少摄入脂肪[4])完全背道而驰。吃了这样的饮食可能健康、长寿吗?当然不能。

真相是,早在年,就有一位在格陵兰岛工作多年的一线医生描述过:“格陵兰当地人频繁发生心脑血管疾病”[5],该报告用丹麦文撰写,发行量很有限,很大程度上被大家忽略了。

Bang和Dyerberg当年调查的小镇,距离最近的卫生站有公里以上,很多当地人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医生,根本统计不出正确的心血管病发病率。

他们当年查阅的报告很大程度上是那位首席医疗官自己编造的……

年,加拿大的学者在《加拿大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篇回顾:‘捕捞’爱斯基摩人与心脏病故事的源头”的文章[6]。

文章回顾了以往的48篇文献,最终得出结论:爱斯基摩人的心脑血管发病率并不低于其他族群。脑卒中的发生率甚至是其他族群的2倍。

此文一出,还是有不少爱斯基摩神话的拥趸不愿意面对这一事实,他们辩驳道:

当代爱斯基摩人正在逐渐融入西方文明,抛弃了固有的传统饮食,不断走向西方垃圾食物邪道,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

刚好加拿大的另一项研究给了此说法一记重锤:无论是恪守传统饮食的老派爱斯基摩人,还是转投西方饮食的新派爱斯基摩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提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水平并无区别[7]。

对心脑血管而言,爱斯基摩传统饮食和西方快餐饮食一样的不健康!

///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成年人的“头号杀手”[8]。心血管不健康,还没活到老就被干掉了,长寿又将从何谈起?

生活在丹麦的爱斯基摩人,平均寿命比其他丹麦人少10岁[9,10];同样地,生活在加拿大的爱斯基摩人平均寿命也比其他族群要少10岁[11,12]。

时光派点评

不少人是受了“洗脑包”的误导,选择模仿爱斯基摩人的饮食模式。

但纵使后来有那么多证据证明“爱斯基摩人只吃肉也能健康长寿”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仍有人不愿意相信,坚持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

借用一下加拿大学者们在“捕捞”论文[6]中引用的弗朗西斯·培根名言:“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而不愿意相信事实”。

我们无法干涉他人的生活方式,但我们希望为大家陈列尽可能多的事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