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剧我读诗的时候,诗也在读我 [复制链接]

1#

很久很久没有记录亲子观剧的感受了。

懒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抵是因为又上了点年纪,

开始认真思考“当下”的意义,

观剧之前、中、后,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心灵,留给陪伴。

真正去在意身体的感受,用心体悟感官传递的讯息,

也许比遣词造句写下一篇更为值得。

细想来,有这样的思索大概是拜恩恩小朋友所赐。

有次看完一部好剧,我又兴高采烈问他喜不喜欢。

他冷冷抛来一句:

“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回答喜不喜欢。我心里从此以后有了它就够了。”

小孩毕竟是成人的老师,这一点也不错。

彼时并无觉得兴渐阑珊或是权威受到挑战,

而是意外窥见孩子眼中的自己,

肤浅而做作,当真无地自容啊!

虽说写得少,却并不代表感触贫乏。

相反,优质亲子剧一直在,并且不断刷新心中排行榜。

《泥城堡》一任天真、单纯率性,任童心沉睡再久也会被两位艺术家淋漓畅快的“玩泥巴”迅速唤醒;

《北极光》用唯美的色调和音符,暖暖包裹住回忆,神奇的是这份回忆不分肤色国籍,你我皆有;

《白》简约却不简单,重新定义每种色彩的重量,也重新定义“接纳”与“改变”;

《鹅鹅鹅》挖掘出爱的另一种形式,无论是泪中带笑或是笑中带泪,要知道“告别”绝不是挥挥手那样简单……

每次从小不点大视界走出来,总会有不同缘由的热泪盈眶。成年人与孩子毕竟不同,孩子沉醉在当下戏里,而我坐在台下,看的是别人的故事,想的是自己的心事。

我时常想,带他们看剧的意义在哪?

这样问并不是否定我一直以来对亲子剧“最文艺最温暖的陪伴时光”“守护童真与童心”的定义,只是这些定义往往是单纯从大人角度而言。在两个女儿出生并加入看剧行列的这些日子里,我又一次想要去探寻每次几十分钟在黑黑的小剧场里的体验,究竟会给孩子什么样的记忆与感受。

看完《泥城堡》的第二天,我在家里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摊烂泥。用几种颜色的彩泥混合而成,乱糟糟地粘在书架上层。没过多久,一只小猪佩奇摆在了上面。小爱和小初俩姐妹过一会儿就来“帮”小猪佩奇跳跳泥坑,嘴里大喊:“泥城堡,跳泥坑!泥城堡,跳泥坑!”然后哥哥放学了,迅速加入她们的队伍,并把游戏升级为躺在垫子上滚,台词也变得复杂了:“泥城堡倒下了,跳泥坑脏死了!”我在边上看得乐不可支,给他们加了句:“泥城堡,倒下了,跳泥坑,脏死了!你们仨,玩疯了!”

看完《白》,妹妹们开始寻找白色以外的纸画画,画完不再揉成乱团,而是撕得粉碎到处扔——因为《白》结束后两位艺术家给他小观众每人几张彩色小纸条,两个小家伙回家立即效仿。

哥哥则居高临下考她们:“来来来,说一说,你最讨厌的颜色是什么?”

妹妹小初抢答:“黑色。像魔*一样的。”

姐姐小爱憋了半天,她对颜色不太敏感:“狗色!粗粗的。”

我在一旁偷笑,却见哥哥颇有风度地说:“哦,那是棕色,记住了吗?粗粗的那是狗毛,跟颜色没有关系,不过你也可以讨厌它,狗色,嗯,很好,发明了新颜色!”

看完《北极光》,因纽特民谣迅速成为变调大合唱,三人一人一个调,谁也不服谁,乱出新高度。

看完《天天向上北极熊》,每次坐电梯上楼,姐妹俩都十分做作地挥手和地面告别:“再见了,我们去找气球了……”

看完《鹅鹅鹅》,哥哥把法兰克艾许的绘本《房子,再见》又翻出来看了几遍,还说出了句他自认的旷世名句:“人生要分离,十有八九。”——明明是玩了“大富翁”,记住了沙隆巴斯的经典台词“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看了剧的生活没啥变化,该长大长大,该发呆发呆。却又有点什么不一样。

他们坚持说自己去过了北极并看到北极熊和北极光住得很近;

他们说今年夏天没去沙滩上搭泥城堡很遗憾;

他们说那只鹅比傻鹅皮杜妮(绘本人物)聪明得多……

他们和剧交上了朋友,是那种很铁的,天天挂在嘴边的朋友——这些朋友陪伴着他们,在许多个妈妈不起作用的时刻。

《小狗天空》只有哥哥去看了。6+的建议观剧年龄,妹妹显然还太小。

那天很巧,上午陪哥哥上课时正好翻到蒋勋的书,说王维的诗“写的是生命的本质。”

更巧的是才听了树才先生的微课,也谈到“童心即诗意”。

然后《小狗天空》闯进视线,再次刷新我心中的亲子剧排行榜。

LoveThatBoy

ByWalterDeanMyers

LoveThatBoy

Likearabbitlovestorun

IsaidIlovethatboy

Likearabbitlovestorun

Lovetocallhiminthemorning

Lovetocallhim

“Heythere,son!”

我们在回家的车上回顾这首Jack很爱的诗,也学着他的样子用中文说了几句。

他说:

“我喜欢妹妹,

就像是兔子喜欢跳跃,

就像是小鸟喜欢自由,

就像是雪花喜欢寒冷,

就像是土地喜欢雨水。”

然后我说我们来玩类似“顶真儿”的句子:

“我喜欢你,就像你喜欢妹妹。”

于是他说:

“我喜欢春天,就像春天喜欢小河。

我喜欢笑,就像笑喜欢皱纹。

我喜欢牵着妈妈的手,

就像妈妈的手喜欢牵着我。

爸爸喜欢打瞌睡,

就像瞌睡虫也喜欢懒爸爸。”

我说我们来玩“相爱”的句子:

“春天喜欢小河,就像小河喜欢春天。”

于是他说:

“照片喜欢回忆,就像回忆喜欢照片。

落叶喜欢风,就像风喜欢落叶。

船喜欢海洋,就像海洋喜欢船。

我喜欢世界,就像世界喜欢我。”

然后他又换掉了“喜欢”:

“我想要一部手机,就像手机想要一个我。

我讨厌蚊子,就像蚊子讨厌无比滴。”

最后他说:“我读诗的时候,诗也在读我。”

我有点惊讶,问他:“有点深奥,什么意思。”

他笑眯眯地摇着头:“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管他什么意思!”

回到家他向小爱和小初炫耀今天他看了《小狗天空》。

“妹妹,我刚才在车上写诗了!”他得意地说,“知道什么是‘诗’吗?”

小爱一脸茫然地看向阳台上晾的衣服:“湿,还没干!”

哥哥大笑:“哈哈哈,你就是一首笨诗!”

大概真如蒋勋先生所说:

“诗在生命中发挥的作用,常常是在某一个时刻变成你的心事。”

我想,好剧也一样。

嗨,你好,我是朵拉。谢谢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