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俊说,咖啡配锅盔,是玉林下午茶标配成都 [复制链接]

1#
有东海和南海 http://www.daiyua.com/dytz/5989.html

?

你好,玉林

一般情况,国内成年男性的步幅是75cm-83cm,女子的步幅为70cm-77cm。

请问,如果你要跟我到玉林路上走一走,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其实这是一道伪命题。

因为成都有玉林街,有玉林南路,玉林东路,玉林西路,玉林北路,

还有玉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巷,

就是没有玉林路。

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可以去逛逛。

去吃东西、去闲聊、去拍拍照,

去看看小酒馆、音乐房子、菜市场、独立书店、还有各种咖啡馆,

去地摊听那些卖酒卖花卖耳环的斜杠青年,讲他们走南闯北、又回到玉林的故事。

我听到多长的故事,就给你们讲多少。

准备好了吗?

彩虹街

人称“王半城”的书店老板阿俊

一苇书坊去年10月开业,原先只有60平米,在周围的按摩店麻将馆之间毫无违和感,仿佛在这里开了很久。

2点半到一苇时,阿俊还没来。店长解释道,“阿俊说下午都在的意思,就是三点过后在。”

我想起朋友介绍阿俊时,说过他是“玉林社交圈小王子”、“成都具有代表性的斜杠青年”,她身边所有人都认识阿俊,于是问阿俊是不是。他一笑,说哪里,隔一会儿,又慢悠悠道,“说小了,有个朋友叫我’王半城’。”

阿俊来成都八年,之前从事文旅行业,去年突发奇想要开一个书店,说干就干,选店带装修,90天就把一苇开起来了,店里只请一个员工,除了卖书,主要收入还有饮品和活动,新增的“精神按摩店"可以做沙龙和独立放映。疫情期间“王半城”在朋友圈卖书,撑过了二三月。

“精神按摩”6月份开业时人声鼎沸,我刚好在。有人说,“这是豆瓣网友大型线下见面会,一块砖头掉下去砸中5个人,4个是文艺青年,还有1个是文艺中老年。”“平凡人的演唱会”、“化工场”、“啵剧团”都在同时演出,最后居民不堪其扰,开窗道,“9点了,你们拿出手机测一测!现在超过65分贝了。”警察来后,“平演”主理人毛毛见惯大场面,处变不惊,一边搬话筒一边笑道,“每次都是以警察结束。”

VideobyLuoXin

书店进门的右侧书架主要文学艺术类的书,左边是社科哲学类。他卖自己喜欢的书,还在书店卖自己喜欢的酒,真是任性。阿俊说,“也不全是我喜欢的书,左边读得多,右边读得少。哪能这么任性。”他一面说话一面整理书架,熟稔得像老手搓麻将时理牌,手眼自有秩序。我想了想,“那你还没有完全妥协,附近有个嬢嬢说你们这不卖教辅。”

常觉得书是搬家的累赘,我用MP3也能看书,所以对纸书欲望很佛,然而走进一苇书坊时我却感觉到每一根毛细血管都在复苏,奔涌着对物质生活的热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只是个门外看书人,但这里每本书我都想读,即使不读也想买一本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放着……

隔壁小男孩捡来的木吉它,少了一根弦,但是他依然在弹唱,还慷慨地借给路过的小姐姐

随着阅读生长,目光会自然从文学发散到社科经济类读物,由虚构的审美体验深入真实世界运行的肌骨。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是是零散的、野狗一样在迷雾中东找西吃,艰难跋涉。此时赫然看到有人已经将隐秘的阅读地图外化成实体书店迎八方来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实在让人羡慕嫉妒。

夕阳光琥珀一样落到书封上,阿俊突然跑过来问,“打扰一下,红糖锅盔来了,你们吃不吃。”

“你们是美食号嘛,我必须推荐这个锅盔,太好吃了,刚出炉,咖啡配锅盔,是玉林下午茶标配。”

锅盔3元一个,十分酥脆,如果不知道在哪买,可以问问店长

想当体验店长的小学老师阿晨

“在这里,发生什么都很自然。像我突然想进来问问能不能当体验店长,像你走过来说想聊聊天。”阿晨说。

阿晨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平时主要在家给孩子做阅读培训,她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一苇的活动,今天第一次来,她想多尝试一些生活方式。

阿晨

师范专业毕业后,她就在学校工作了几年,期间开始持续对教育、个体心理、原生家庭进行反思,同时开始教儿童阅读。

“阅读是种慢生活。现在的人都太快了。”她带学生去人民公园采风,看到著名的相亲角。一张张A4纸旁边守着一个个家长,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被家长挂出去相亲了。一个家长问她多大。

“30。”

“这么小,那书读得有点少吧,我儿子博士毕业,也是30多了,你工作多久了?”

人民公园

阿晨感叹,“在那里,条件最重要,当事人的想法都不重要。要备注自己有没有房,有几套,在南边还是北边。家长当场面试,有车有房就抢手,对女方的重要要求就是要性格好,性格好的意思是听他们的话,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是家长自恋的化身,说到底,哪有人配得上自家孩子。大家相互捧场,只是为爱低头。我不禁想起年少无知第一次见家长时紧张迟钝的翻车场面,待我们终于成长到对这种场合游刃有余,彼此理解,或许也到了可以去人民公园和家长过招的时候,只求那时挣得A4纸有几笔可写,够本入场。

玉林西路

这条街过去一点就是小酒馆,这里也是街道划分的文创市集,来这里摆摊的大爷大妈大叔纹身大哥气质姐姐数不胜数,卖酒卖花卖虾滑卖纹身贴钵仔糕卖手工绣花鞋底……这里也是卧龙藏虎的都市码头,能在此有个一席之地的,咱们也英雄不问出处了……但这几日我在街头,倒打听了些事,多少也给你讲讲。

在小酒馆的旁边的调酒老板娘,

有个性且美艳不可方物,

摆摊是为了好玩,但产品很不错。

点了杯开头叫“十七岁”的酒,酸酸甜甜的。

在玉林街头看了那么多卖酒的摊主,发现还是她最漂亮。

小酒馆门前永远人山人海,宛如朝圣一般。第一次路过时我还以为这里有人打群架。

卖耳环的雕塑艺术家吕小帅

吕小帅的摊位在沙子堰中巷的路口边,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卖的木头耳环和路边那些从批发过来的不一样,造型古拙别致,都是他自己做的,让人无法预估价格。

吕小帅是一个艺术创作者,读研期间,他从木头得到灵感,木料成为他很长一段时间的表达材质。地摊热后,他萌生了摆地摊的想法,小小的摊位也是一个展台。落地玉林已经有一月。每天骑着自己的小电瓶车从双流那边过来,周围摆摊的嬢嬢都对他很好,觉得靠自己手艺生活很不容易。我小坐了一会,看见许多人跟他打招呼。

吕小帅的作品册

路过的时候我就怀疑他是搞艺术的,他们身上有种气质,能让人把他们从人群中区分出来,具体说不上来,但你们肯定明白我在说啥子。

“我朋友都很担心我的生活。但我自己觉得很自由。只要允许摆地摊,我可以就这样一直摆下去。”吕小帅整个的气质都很从容,“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并不觉得苦。那些没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朋友,我发现他们东忙西忙,最后也没做什么。”

吕小帅言谈间有艺术工作者那种坚定在,几句平常话,听了竟让人内心激荡。艺术是登峰造极的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内心没有力量,吃不了苦,钻牛角尖,三两下就放弃了,对自己选择的路充满抱怨,没有气量和担当,又怎么能从爱好者成长到手艺人,再成为艺术家呢?

今天一起扫街的摄影师Peter对耳环爱不释手,叹息自己没有耳洞,不然想买一个,或者自己做一个,他自己也在做一些木件来卖,然而本职工作又与此完全无关。现在的斜杠青年真是斜得千奇百怪。

Peter是我在海怪摄影棚的同学,当时我想学摄影,假期好给女孩子拍糖水片赚钱,为此还花掉第一个月工资报培训班。后来上了三节课,发现学摄影赚钱很难,就没去了,血本无归,是我花在自己身上最失败的投资。但Peter一路都在坚持,进步很快,我眼睁睁看着他街拍被骂,居然能揣着几公斤的镜头跑得飞快,能安然无恙回家的街拍摄影师真是有很强的社会生存能力。

这是吕小帅一个系列作品中一个,身骑白马的女人

我对这些手工品也有些爱不释手,摸了摸耳朵,发现耳洞不治而愈,于是也表示惋惜。

吕小帅热情地说,“没关系,有耳夹诶。”我觉得他从一个庙堂艺术家成长为一个地摊艺术家指日可待。

推着竹子自行车卖气泡水的蛮子

这个自行车市价1万3,但是她的气泡水只卖9.9

谁都不能忽视那辆造型古朴自行车,后面两个红色的铁皮消防箱,一头短发的蛮子精神抖擞,但凡路过,都想停下来看看她在卖什么。

蛮子本来在深圳从事山地纪录片行业,主要是做纪录片展映相关工作,随着公司的业务扩张来到成都。去年底她计划今年去澳洲进行打工旅行,结果因为疫情原因都不能推进了。地摊热一起,喜欢凑热闹的蛮子决定要来玩一下。

听闻她要摆摊,朋友们纷纷为她撑起。好友无苦教她调制饮品,以做竹子自行车出名的朋友阿布赞助了一辆竹子自行车。这辆自行车不是装饰品,能从成都骑到拉萨,以后不准摆地摊了说不定还能躲城管。

阿布的手工自行车可根据客户的身高体型和需求定制,经济环保,在圈内颇有名气。

北极熊放在小冰箱里,因为“北极熊放在外面会热的。”

那两个箱子虽然小,里面能装的可不少。蛮子变魔法一样拿出瓶瓶罐罐量杯,一番操作眼花缭乱.她每周五周末摆摊,和周围的人混得溜熟。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今天有今天的快乐。

转行卖虾滑的旅游人

疫情冲击下直接停业的不仅有影视行业,而且有旅游业。旅游从业者纷纷在朋友圈哀嚎,别人失业是老板通知的,我们失业是看《新闻联播》被宣布的。

一天,玉林街头多了一个卖虾滑的,虾肉饱满新鲜,出品不凡,来自旅游业失业人员桂英,为了再就业,她决定去摆摊。卖什么呢?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在成都卖冰粉就是和千*万马竞争。她老公是饭店主厨,考察一番街头各种品类,决定传授她虾滑手艺。

蒜蓉味的虾滑很值得一吃,芥末味非常特别。我点的芥末味,虾滑肉质比我在一些饭店火锅店吃到的都好吃。只是不小心吃了一块浓郁的芥末,一下子哭了。保险起见你可以点蒜蓉味。

记得点蒜蓉啊,超好吃。虽然最终把我吃哭的是芥末。

蓝天路

蓝天路挨着彩虹街,玉林的路牌都有童话感。

有三只猫的白日商店

“为什么把店开在这里?”

“因为很喜欢蓝天路这个街名。”

店长阿琳和甜品师蹄出于对日本文具的喜爱走在一起开了白日商店,一年多,在文艺清新圈子里已经颇为出名。它卖各种日韩文具,同时卖甜品,还有自制的果酒,许多手账爱好者慕名前来。

我第一次看到一只猫坐出了座山雕的气质,如果你摸它的手法不对,它会咬住你的手,再发出一种嫌弃的声音,松手时它还会用尾巴打你一下。别问我怎么知道。

店里有两只猫,大的叫麻麻,小的叫呼呼,麻麻威风八面,呼呼总是在睡;店外有一只猫,是流浪猫,但店主一直在喂。

顾客小朴一脸迷茫地进来,问这里有没有蛋糕。他住西边,驱车20公里,只因为女朋友提到传说中玉林一家店在卖一种很好吃的蛋糕,他想给她买。他跟着导航在门口迷惑了很久,这不是一家文具店吗?

我问他怎么知道这家店,他说是女朋友说的,她也没来过,但她总是知道一些奇奇怪怪的文艺小店。我建议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