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冬天,八只北极熊出现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国家博物馆前,它们和真实的北极熊一样大,身上装饰着各种彩色的羽毛。
波拉精心打造的每个北极熊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肢体语言。这些可爱的北极熊在美术馆前或是热情的迎接着游客,或是摇摆嬉戏,有一只北极熊从阳台跳下,还有一些看上去无忧无虑地在广场上闲荡。
其实,这是意大利艺术家波拉·波薇(PaolaPivi)的作品。北极熊是波拉标志性的作品形象之一。
熊的形象在我们小时候就不陌生,床头或许总是少不了一只小熊,或许孩子时的我们还总是在梦境中遇见自己的小熊和自己玩耍,而波拉将这一切“梦想成真”。
波拉说熊就像是入侵了她的生活一般,我们都被熊围绕着,我们每个人都和动物有着很深的联系,即使不养宠物,当我们看到动物时,目光也总是不自觉地被吸引。
看到动物时,我们永远不会无动于衷,无论是恐惧还是喜爱,都是一种反应。当我在用动物展出时,这种对于动物的感情再一次浮现出来,这可能不仅是动物的吸引力,更是艺术的吸引力吧。
当艺术出现时,它自然地进入到人们地视线,我们被艺术包围着。
年,波拉的熊走进了米兰大教堂旁街道上的八个玻璃橱窗里。这个公共展览取名为“我厌倦了吃鱼”,似乎是几只厌倦了在北极抓鱼的北极熊披着彩色的羽毛,溜进了橱窗里一样。
他们或是溜进了办公室舒服地靠在椅子上
或是溜进了不知谁的家里,把家里弄得一团乱
或是走上舞台表演
波拉的熊所到之处总是引得大家的驻足和合影
波拉的熊在年也来到过上海,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分享,但不公平”展览中,整个三楼都被这些熊占领了。波拉把24张人工织物的熊皮围绕成一个圈,还像打趣一般地给这个作品起名为《打圈便是艺术》。
这个作品其实是波拉丈夫给她的“命题作文”,题目就是“打圈便是艺术”。如果在“打圈的熊”之中平躺下来,就会发现自己在和很多熊对视,可能会有保护它们的意愿。同时这也是波拉对于当代艺术领域热衷于“自圆其说”这一现象的讽刺。
波拉曾经说:“如果你不自己思考的话,我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非常愚蠢的东西。”波拉觉得思考是观展时必要的一环。
你怎么看波拉的熊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赫兹文艺独家发布
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如果你也有一颗文艺的初心
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欢迎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