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七师进驻新兴里,为什么志愿军没得到情报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115/c2v0b71.html

歼灭美七师团级战斗队、缴获“北极熊团”团旗、击毙上校团长麦克莱恩,这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取得的一次极具意义的胜利。然而与美七师交锋却不在志司最初的作战计划中,他们原本不应该出现在战斗的最前沿。是什么导致了美军临时更改了部署?陆战一师的行军速度实在太慢了,美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已经无法忍受。从古土里至下碣隅里有18公里,陆战一师走了4天;从下碣隅里至柳潭里只有24公里,陆战一师却足足用了一周的时间。对于一支完全机械化的部队来说,这简直不可想象。

年11月24日,志司命令第九兵团于11月25日晚上向美军发起进攻(实际战斗开始于11月27日晚上),具体部署如下:

1、李伪三师26团已进入社仓里,美三师65团已进入上通里、龙泉里一线,我应以一个师的兵力围歼伪三师26团。

2、得手后向黄草岭以南攻击前进,截断陆战一师的退路及北援之敌,另以一个师的兵力歼灭陆战一师师部。

3、得手后向古土里攻击前进,协同主力围歼古土里至柳潭里的陆战一师五、七两团全部。

在长津湖地区作战的是美十军,下辖陆战一师、美七师、美三师和南朝鲜第三师。通过志司的作战方案我们发现了三支部队的番号,即陆战一师、美三师和南朝鲜第三师,唯独没有美七师。应该说志司的情报并非不准确,而是阿尔蒙德原本就把美七师安排成第二梯队(17团除外,他们被派往鸭绿江边的惠山)。

左一为阿尔蒙德

麦克阿瑟制定的“圣诞节攻势”是一种“钳形”的攻击阵型,东西两线最近的距离相隔80英里(接近公里),这为美国陆军和海军制造了一次“打嘴仗”的机会。

阿尔蒙德把陆战一师放在东线的最西侧,他们既是美十军的左翼,又是西线第八集团军的右翼;史密斯认为这个作战方案会让陆战队员白白地送命,东西两线的美军距离离实在太远了,他坚决要求侧翼有掩护后才能继续行军。除此之外,史密斯还要求修建机场,保证稳定的补给线。

有了师长这样的指导思想,陆战一师的行军速度就出现了上述的数据。当陆战一师抵达下碣隅里后,阿尔蒙德再次下达命令:陆战一师兵分两路,一路向柳潭里进军,另一路进驻新兴里(位于柳潭里东面)。阿尔蒙德的意图很明确,既然史密斯觉得部队没有侧翼掩护无法行军,那就从陆战一师分出一支部队,从而保护侧翼的安全。

当史密斯接到这个命令后火气更大了。陆战一师已经被分割在长达数十公里的战线上,现在还要被再次分兵。作为军人他不能一再违抗军令,因此只能让士兵们继续缓慢地行军。面对这样的局面,阿尔蒙德没有时间再和史密斯“扯皮”了,否则“钳形攻势”的战略目的很可能无法达到。

前排左一为史密斯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蒙德命令美七师组建一个团级战斗队(31团3营、32团1营和野战57炮兵营)进驻新兴里,负责保护陆战一师右翼的安全,陆战一师全力从柳潭里向武坪里方向进攻。由于史密斯始终对命令阳奉阴违,阿尔蒙德无奈之下将美七师“临时”派到长津湖战场的前沿阵地,志司没有立刻获得这条情报也在情理之中。

从表面上看美七师进驻新兴里是阿尔蒙德和史密斯之间的博弈,可根源还在于麦克阿瑟定的作战计划。李奇微后来对“圣诞节攻势”做过一番评价:“即使是西点军校的初级学员,也不会制定出这样的作战方案。东西两线的部队完全没有联系,敌人可以从任何一个空隙钻进来”。

麦克阿瑟敢于制定如此违反常规的作战方案,完全依赖于一个主观结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无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中实施潜伏任务。事实让这位叱咤太平洋战场的老帅颜面扫地,世界上真有一个国家的战士做到了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英勇地趴在了白雪皑皑地盖马高原上,甚至已经变成了晶莹的冰雕也没有人后退一步。他们的名字叫中国人民志愿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