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人黄渤,拍好戏第十放映室 [复制链接]

1#

保险起见,例行放个剧透预警。

在《一出好戏》的宣传期间,几乎所有路人看完预告就进行“烂片预定”。

它的核心演员阵容里,张艺兴和王迅是“极限挑战兄弟团”成员,舒淇和王宝强是黄渤合作过的老友。

很像是贵圈“哥们儿我要拍电影了,哥儿几个来撑个场呗”的剧本走向。

结果,所有降低期待走进电影院的人,走出电影院时不免心生感慨:

《一出好戏》,竟然真的是一出好戏。

依靠口碑发酵,其首日票房还被神TM盗墓片压制,第二日便在排片和票房上逆转翻盘。

总票房还是看着来

与其说这是对《一出好戏》的肯定,不如说是对黄渤人品的再次确信——

黄渤是个真·好人,他没干用观众缘骗钱的事儿。

黄渤的观众缘,首先当然还是他作为演员的点点积累。

那张丑脸,使他成为了管虎、宁浩这些类型片导演的专宠。

从他饰演的又脏又惨的角色身上,观众看到的不仅是滑稽和幽默。

更多的是生命的荒诞感和生存的疲累感。

他被形容是“中国少有能用演技治好颜控的男演员”。

我想演技是一方面,做人是另一方面。

在第50届金马奖颁奖礼上,与“说话之道”的蔡康永一番机智回呛之后,黄渤就成为了高情商的代名词。

不仅避免台上台下的尴尬气氛,自己也反客为主,不卑不亢。

图源自网络

他用自己的聪明、谦逊、真诚,让身边的所有人都感到舒服和安全。

所以,才能让林志玲、舒淇、王菲这些各路女神,都将他视作圈中密友。

对所谓的几十亿影帝头衔,他一直保持清醒,说“几年后这就是个笑话”。

正是因为这种清醒,《一出好戏》才没有滑向闹哄哄的喜剧路线。

用自己可贵的资源和国民好感度,忙着从观众的智商税里套现。

主角马进仍旧是黄渤擅长的那类小人物设定:

负债累累的时候还借给别人钱,喜欢同事姗姗只敢暗恋却不敢表白。

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但又保有一点可贵的善良。

公司去团建的路上,马进临行前买的彩票中了万!

但还没来得及像王多鱼那样享受人生巅峰的美梦,一场海难就直接打破了他咸鱼翻身的希望。

这个转折,就像是黄渤的清醒的一种延续。

戏外的“70亿”头衔,和戏里的万彩票一样,不过是黄粱一梦的数字而已。

所以他赶紧用滔天巨浪浇息了这种飘飘然,将马进和公司一行人送进了荒岛的绝望处境。

影片大肆渲染的陨石撞地球,大海中漂浮的北极熊,海面上笼罩的龙卷风漩涡,营造出了强烈的世界末日感。

这群人只好被迫接受了自己是人类最后的幸存者,相信外面的世界不复存在。

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在荒岛之上更迭上演。

第一阶段是王宝强代表的部落文明。

原先城市文明的那些金钱、权力、阶级的规则全部被洗牌,具有最强生存能力的司机小王(王宝强饰)成了新的领袖。

曾经退伍后当过动物饲养员的他,把管理猴群那一套用在人类身上——

不干活就打,犯了错就罚。

如果胆敢不服,就会像马进一样被他“劳动改造”。

暴力驯服后,一根藤鞭就让乌合之众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

当现代科幻片鼻祖《太空漫游》的插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响起,象征着人类重新又回到了树上。

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身边人开始用女色、食物献媚,小王俨然成为了这个荒岛上的山大王。

第二阶段是于和伟代表的资本文明。

小王的压迫导致了张总(于和伟饰)的出走。

他找到了海难时那条被拦腰斩断的游船,丰富的物资让张总重新掌握了权力,带走了一批拥众。

很快,张总的人马就在荒岛上进行货币交易,资本家那套规则重新运行了起来。

小王领导的采集渔猎小分队,想要兑换船上的物品,就得乖乖接受张总的剥削。

他手中不断增多的扑克牌,决定了岛上的资源永远都处在他的掌控之下。

第三阶段是黄渤和张艺兴代表的科技文明。

马进的彩票兑奖期限到期,生活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曙光。

然而数以万计的海鱼从天而降,像是老天给马进换了一种方式兑奖。

夹在小王和张总之间的马氏兄弟,有了另立山头的资本。

马进的智商,加上小兴的技术,两人控制了科技文明的源头——电。

小王能解决人群的生存难题,张总能提供有限的生活质量,而马进可以让他们重获人类的精神生活。

他们重新洗上了热水澡,看见了活动的影像,还可以从手机里重温家人的音容笑貌。

正是精神需求的满足,让这群所谓的幸存者从动物变为奴隶,最后重新做回了人。

片中有个场景,小兴在一旁手摇发电,马进站在大灯前头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看不清的面孔、头顶的灼眼光环俨然摩西在世,誓将带领信徒找到传说中的奶与蜜之地。

在兄弟俩的带领下,人群似乎进入了精神大一统的阶段。

然而和谐乌托邦的人群,穿的却是精神病号服。

分明是在讽刺着这一切就像是洗脑的异端邪教。

兄弟二人不仅从现实中的loser一跃成为荒岛上的神,马进也因此收获了姗姗的爱情。

这远比中万还要天遂人愿。

故事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仍旧还是一部披着“反乌托邦寓言”的高级外衣的底层逆袭爽片。

黄渤继续深挖,从社会文明的一步步复盘走向了关于人性、关于生存方式的终极选择。

一艘定期经过荒岛的游轮打破了兄弟二人的神仙逍遥梦:外面的世界依然存在。

是留在这里当人上人,还是继续回到现实世界当底层loser?

是选择真实而又平凡地生存,还是活在谎言编织的权力崇拜里?

为了不让这坨原本是屎做的冰淇淋化掉,兄弟俩陷入了人性的迷失。

《一出好戏》,是黄渤对过往演艺生涯的高度整合。

在风格上,它有《斗牛》《杀生》的黑色寓言,也有《疯狂的石头》《无人区》的黑色幽默,还有浓厚的舞台剧痕迹。(黄渤也演过舞台剧)

他将演员时期拼命吸收来的东西塞在一出出高度浓缩的群戏中。

暴君、资本家、革命派、为权力背书的知识分子、用行贿获取晋升的投机者、见风使舵的乌合之众......

因为拿掉了日常生活的社会背景,人类的各色嘴脸变得无比清晰。

各种行为细节既是对人类文明、宗教的宏观指涉,也是对当下社会的现实关照。

黄渤作为一个全身都充满秩序感的人,却拍了一部意图推倒秩序的片子。

这种破坏欲,也许是一个中年成功男人对现状的反思和挣扎。

这一点他做得比好友徐峥更加冒险。

直接将徐峥“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跨越到了“我想要什么样的存在”。

当然,黄渤的冒险是有限的。

他走出了舒适区,但止步于安全区。

他本可以将马进与黑化的小兴合二为一,但他将自己摘出来,做了揭露真相的英雄;

小兴的黑化本可以更加彻底一点,一脚将小王踹下悬崖,或甩下马进独自登上巨轮;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世界里,又不忘安置舒淇这样一个真善美的女性,给予观众一丝安抚......

《一出好戏》被誉为“成人版《蝇王》”。

同样是荒岛求生的故事,《蝇王》中的少年也分为了不同阵营。

在荒蛮之地的实验场里,人性最终败给了动物性。

纯真少年们逐渐走向了血腥的杀戮。

相较之下,滴血未见的《一出好戏》就显得过分温和。

黄渤的温和,也让处女作错失了更进一步的深刻与尖锐。

不过,在这种温和的结尾中,黄渤也许给了我们另一种深意。

回到现实世界的人们,身份、地位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但他们都变得更加像一个好人。

荒岛上的不堪被幸存者的谎言掩埋,但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回来是因为至少还有一个当权者保持了人性的底线。

我们都看到了,当底层的人同样丧失良知时,他们是可以革命成功的。

但他们最终没有这么做。

就像《英雄》里的无名,放弃刺杀秦王,绝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败举。

它是一种提醒,劝为“上”不仁的人,看看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马进跳出无休止的权力争夺循环,做了义士,也不失为一种存在主义的回答。

之前小十君对某爆款喜剧表示不喜的时候,有人愤而留言:

你这不是找了小姐后还怪小姐不好看吗?(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哟)

现在的喜剧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到了被比作皮肉生意的程度。

取悦,仿佛是它们的唯一宿命。

黄渤的《一出好戏》被定位为喜剧,但是并没有密集的笑料。

作为一个寓言体电影,也未见得有多么深刻和前卫。

新导演舍不得删戏的通病,甚至会造成一点冗长和赘余之感。

但我只知道,他的真诚与自制,责任心和进取心,才是中国电影人该使劲儿的地方。

这样的新人导演和转型导演,在观众这里永远值得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该原创文章首发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