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伯庸紫金陈后,东北文艺三杰成为影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如果说,前几年间,扛起“东北文艺复兴”重担的,是说唱、短视频和脱口秀,那么这两年开始,“东北文艺复兴”热,终于蔓延到了影视领域。

8月8日,《胆小鬼》在优酷开播。在文学领域,它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叫做《生吞》,作者是被誉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郑执。

作为近年来影响较为广泛的青年作家,郑执的作品与影视行业接轨颇为紧密。此前,由其作品改编的电影《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已于年七夕节上映;由顾长卫执导,葛优、王俊凯主演的电影《刺猬》,也蓄势待发。

同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的双雪涛与班宇,如今也是IP改编的热门选手。比如“一炮双响”的《平原上的摩西》,再比如噱头十足的《逍遥游》。

一时之间,这些东北作家的IP四面开花。如果说,马伯庸、紫金陈等人的作品受到市场热捧,有易改编、顺应市场变化、满足影视市场升级换代需求等多重原因,那么这群钟情于讲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故事的东北作家们,他们的故事到底有何魅力,为何能够成为影视市场的香饽饽?他们又能够为影视市场带来什么新的变化?

东北伤痕文学

与如今提起东北,人们率先想起的就是豪爽、敞亮、幽默、能喝等地域印象不同,90年代的东北,绕不过去的两个字是“下岗”。

作家的书写与时代息息相关,以郑执、双雪涛、班宇等人为代表的出生在80年代的这群东北作家,笔下展现的便是一个颓废、萧瑟的东北。

在90年代末,国企改革引发的下岗潮一发不可收,东北首当其冲,老工业基地最后荣光逝去,大批工人失去“铁饭碗”,一家几口同时下岗并不鲜见。

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有人顺从命运,有人一蹶不振,有人走上歧途。那样一个绝望与希望交杂的混乱时代,故事素材丰富。

郑执在采访中提到曾经的小学同学。“那女孩小时候在班里最高,还练过跆拳道,有男生淘气撩闲,揪人家一下马尾,那女生‘咣’能给你一下,男生都不敢欺负人家。直到四、五年级,她妈妈犯事被抓起来,这些男孩再‘咣’给这女孩一下,或者给她一脚,这女孩开始不还手了。”后来,这个女孩,成为了《生吞》中黄姝的原型。

双雪涛乐此不疲地讲述曾经的邻居老李,一个手艺极好的修车师傅,默默无闻,很不起眼。一天,双雪涛看见几个陌生人走进邻居老李家,把老李按在灶台上,铐起双手。便衣警察在房上横梁找到大量现钞,被牛皮纸包成方块。原来,在过去数年的敏感时期,老李与其他四个下岗工人组成了作案团伙,抢劫先富起来的人,不留活口,当场打死。

绝境中的人铤而走险,这是犯罪类型片的常见动机与情节;压抑中的人迎着希望活,这是丧文学的构成因子。那曾是东北人最不堪回首的时代,但对于如今的东北文艺创作者来说,那可能也是最好的时代。

正是因此,以郑执、双雪涛和班宇为代表的这一代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总有一些相通之处。比如萧瑟的冬天,十多年前的青春、爱欲、荣辱,和大雪一起,或被埋葬,或被铭记;比如铁西区矗立着的三根大烟囱,衰颓的荒蛮之地中,下岗的工人们表情惨淡茫然;比如嚼着舌根的二舅、姑父或邻居,私下说起寒冷雪夜里的一具无名尸体……

他们的故事里凝结了“东北伤痕文学”的一些核心符号。可以说,这些兼具着类型片和文艺片的故事基因,不论是电影还是如今的剧集市场,都格外偏爱。

青春、荒诞与现实

东北伤痕故事正在逐渐通过影视媒介,被更多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