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8日,在加拿大丘吉尔镇,一头北极熊正在靠近北极熊国际协会的巴吉车。摄影:ESTHERHORVATH
撰文:KIERANMULVANEY
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随着气候变化,它们主要的狩猎场海冰在融化,因此它们在海岸觅食的时间越来越多。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北极熊进入北极社区,有时还会与那里的居民狭路相逢。年2月,俄罗斯的北极群岛新地岛出现“大规模入侵”,几十头北极熊在镇上漫步,人们被困家中。年,加拿大努勒维特省发生两起袭击事件,导致两人丧生;年,在同一地区,一头北极熊攻击并伤害了三人,后被击毙。
好消息是,已有的技术经过改进后,可以发现这些毛茸茸的白熊,从而有助于减少威胁:借助便携式雷达装置,警告社区附近有熊出没。北极熊国际协会(PBI)是一个支持研究、保护北极熊和海冰的组织,过去几十年里,在开发和测试这个系统(绰号“熊达”)方面,他们一直走在前列,并设想了一系列使用场景。
例如,在部分活动区域,北极熊越来越多地被迫在垃圾桶里觅食。PBI的保护工作高级总监GeoffYork指出,在北部社区,确保垃圾填埋场安全是一项重大挑战,熊达可以提醒人们垃圾桶里有熊。“这样一来,如果你正打算扔垃圾,或者你要去工作,至少会多一份警惕,”他说。
北极熊国际协会保护工作高级总监、在职科学家GeoffYork正在检查北极熊雷达软件和程序。摄影:ESTHERHORVATH
PBI与合作者测试了多款熊达原型,它们都包含雷达、摄像头,以及无线网络或蜂窝网络,可以把图像和数据传输到服务器,再传输到电脑或手机。装在拖车折叠式塔吊上的一个可移动熊达,在“世界北极熊之都”曼尼托巴省丘吉尔镇的郊区运行了很多年。最近,PBI开始试验由杨百翰大学的学生研发的设备,这种设备小得多,被安装在特别设计的“巴吉车”上,用以研究和拍摄丘吉尔镇以外的北极熊。
“这个小装置非常棒,你可以把雷达、小型处理器和摄像头集中在一起,放在一个iPad大小的灰色塑料盒里,”PBI的保护技术主任B.J.Kirschhoffer解释说。
熊达的工作原理
所有这些系统背后的工作原理很简单。雷达负责探测物体,软件会判断这个物体是否是熊,如果是,就向社区指定人员发出警告。这个人可以在手机上实时调取视频进行检查。“然后他们可以决定:‘我是否要采取行动,还是不用管它?是一头熊,还是只是北极野兔或者北美驯鹿?’”York解释说。它可以给社区社交媒体发送警报,或者开启当地的闪光报警器。“根据社区的规模和需求,灵活处理。”
PBI的保护技术主任B.J.Kirschhoffer是北极熊雷达项目和软件的开发者。这种雷达可以区分北极熊和人类、汽车、其他动物。摄影:ESTHERHORVATH
PBI的各种熊达检测范围和造价各不相同;通常来说,范围越广,设备越贵。但York反问道:“我们真的需要非常昂贵的超远程系统,来探测15公里以外的物体吗?可能不需要。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只熊在米到米之外,我能收到警报。这一点更有实用价值。”
到目前为止,所有系统都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探测物体。但在细微辨别方面一直不太顺利,即区分北极熊和卡车,甚至狐狸、狗。
York解释说,部分问题在于PBI正在监测丘吉尔镇的北极熊,而它们正在等待哈得逊湾形成海冰,因此不太活跃。
“它们可能会安静10分钟,也可能是6天,”他说。一旦它们静止不动,雷达就会失去它们的信号。“另一个问题在于北极熊有一身浓密的皮毛,非常柔软。因此虽然在我们看来它们是个大块头,它们实际上有一个柔软的雷达屏蔽层。”
GeoffYork在检查北极熊雷达检测仪。摄影:ESTHERHORVATH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利用软件对目标物体作出反应,忽略其他物体。Kirschhoffer解释说,新冠疫情期间,他可以坐在蒙大拿州博兹曼市的家中,处理丘吉尔镇外部的雷达信号。
每次雷达发现物体,就会亮起一个红灯,Kirschhoffer登录服务器,查看地图和实时画面。“如果是一头北美驯鹿,我会标记为北美驯鹿;如果是一头北极熊,我就标记为北极熊。”在收集了足够多的目标后,人工智能会开始学习,并运用这个知识辨别新物体。
多管齐下
熊达并不是解决人类与北极熊冲突的唯一办法,但这可以作为一系列措施中的一部分,其他办法包括教育,在北极社区采用其他废物管理形式,当然还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全球变暖导致海冰消融,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PBI的JoannaSulich、KyleSchutt、AlysaMcCall和K.T.Miller正在一号苔原巴吉车里,为研究和推广移动实验室做准备。摄影:ESTHERHORVATH
“我认为,作为保护组织,我们对与捕食者生活在一起的人们负有责任,尤其当我们讨论保护大型哺乳动物捕食者的时候,”York说:“这是我们越来越注重共存的原因之一,同时我们也在努力确保社区能掌握各种资源,更有安全感。”
这些系统都不便宜:体积最小的BYU系统价格约美元一台。但Kirschhoffer比较乐观,一旦人工智能得到充分培训,他们可以尝试筹集资金,为脆弱的社区布置系统。
“人们希望有所建树,”他说:“人们愿意把钱花在能带来改变的事情上。如果我们有真正有效的工具,改变这一切,拯救北极熊和人类,那就太好了。”
(译者:Sky4)